唐启站在那幅占了整面墙的军事地图前,手指间夹着的香烟已经烧到了过滤嘴,他却浑然不觉。
窗外是昆明十二月的阴冷天气,会议室里却热得让人冒汗,窗子打开的瞬间,浓烈的烟雾顺着窗子打开的时候,若不是卫兵习以为常,肯定会以为楼上着火了。
(自行脑补西南的麻将室打开的画面吧)
房间里十几个穿着将校呢军装的男人围坐在长桌旁,军靴上的马刺时不时在地板上刮出刺耳的声响。
"
英法的移交文书昨儿个半夜才送到我桌上。
"
唐启突然开口,带着浓重的西南音,他转身时军装下摆掀起一阵风,"
老子连夜叫人刻了三个新省的大印——缅甸、越南、泰兰,从今往后就归咱们西南政府管了。
"
他说着从口袋里掏出三枚铜印,哐当扔在桌上,惊得几个正在打瞌睡的参谋一激灵。
蔡锷咳嗽着站起身,这位陆军总司令瘦得像个纸片人,军装空荡荡地挂在身上。
他手指点在地图上中南半岛的位置:“督军,这三个新省至少要放三个军的兵力,法国人在河内的驻军还没撤干净,缅甸那边的英国商团也在闹事”
"
放三个军?"
唐启突然提高嗓门,震得窗户玻璃嗡嗡响。
他抓起指挥棒戳向地图,棒尖在不同省份间跳跃得像只疯的蟋蟀:"
命令十一军驻缅甸,十二军驻越南,十三军驻泰兰,剩下两个新编军往信阳边境开拔。
"
他说着突然咧嘴一笑,露出被烟熏黄的牙齿,“袁大头那个龟儿子肯定想不到,他还在北京城搞什么登基大典,老子已经把中南半岛吞下肚了!”
会议室角落里传来一阵哄笑。
军需部长趁机递上热茶,唐启接过来咕咚灌了大半杯,茶叶梗子粘在下巴上也不管,只顾着用袖口擦嘴。
"
说正事。
"
唐启突然沉下脸,屋里立刻安静得能听见怀表走字的声音。
"
根据上海那边传来的消息,袁大头最迟这个月二十五号就要进行复辟。
"
他手指重重敲在北平的位置,“咱们西南政府绝不能认这个皇帝!”
蔡锷皱着眉头凑近地图:“督军,北洋军在信阳集结了至少三十万兵力,张勋的辫子军也”
"
怕个锤子!
"
唐启一巴掌拍在桌上,震得茶杯跳起来。
他转身从公文包里掏出一沓文件,纸张哗啦啦响得像在刮大风。
"
这是周天昨天半夜送来的财政报告,都给我听好了——"
他突然眯起眼睛,像是在辨认上面的字迹,“咱们现在有一亿八千多万银元现款,军工厂每月能挣四千万,青霉素每月进账七千万”
角落里传来倒吸冷气的声音。
唐启得意地扬起眉毛,继续念道:"
除去修铁路的一千万,教育经费三千万,养兵的两千万,政府开支一千万,每月还能剩下三千万。
"
他突然把文件甩给旁边的秘书,“龙骧,你来说说民政那边的情况。”
民政部长龙骧已经五十了,站起来时差点被自己的佩刀绊倒。
"
报告督军,八省人口一亿六千万,今年新生娃娃有三千万。
"
他掏出手帕擦着油光亮的额头,“土改全部搞完了,农业税每月收四千万银元,粮食产量五千万吨,仓库里还堆着七千万吨”
"
听见没?"
唐启突然打断他,眼睛亮得像饿狼,"
咱们有钱有粮有兵,北洋政府现在连官员俸禄都是倭国人提供的!
"
他猛地拉开窗帘,阳光像洪水一样冲进来,照得满室生辉。
"
命令——"
他声音突然变得嘶哑,“第一军守湖北,第二军守四川,第三军守云南”
参谋们手忙脚乱地记录,钢笔尖在纸上划出深深的痕迹。
唐启的部署像下围棋一样在西南大地布下天罗地网:八个主力军镇守本土,五个新编军控制中南半岛,还有三个军正往西藏方向修路开进。
说到第十六军驻守台湾时,他特意加重了语气:“宝岛上的倭国商人要是敢闹事,直接给我扔进海里喂鱼!”
"
督军,第九军从桂省调到山东是不是太冒险了?"
蔡锷突然插话,他指着地图上山海关的位置,“万一奉天的张作霖”
唐启摆摆手打断他:"
张雨亭那个老油条精得很,他现在没实力跟北洋碰,他巴不得看袁大头倒台,他好称王称霸。
"
他突然压低声音,像在说什么见不得人的秘密,“再说了,十七、十八两个军已经往信阳前线开拔了,够北洋军喝一壶的。”
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