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人,这是今日最后一批公文了。
"
秘书秘书站在书房门口,手里捧着一摞文件,他那件蓝布长衫下摆还滴着水,显然是冒雨从机要室赶回来的。
唐启抬头看了看墙上那架从德国进口的挂钟——凌晨两点十七分。
自从担任这八省总督以来,他已经记不清有多少个夜晚是这样度过的了。
窗外偶尔划过一道闪电,照亮了他那张年轻却已布满风霜的脸,二十七岁的年纪,眼角却已经有了细密的纹路。
"
放这儿吧。
"
唐启指了指书桌右侧的空位,那里已经堆了半尺高的文件,“你也去歇着,明儿个还要早起。”
秘书放下文件,却没有立即离开,而是犹豫地搓了搓手:“大人,这里头有份文件,是丽江那边一个女先生送来的,说是说是关于山区女娃读书的事。
我看您这些日子为军饷的事操劳,本不想拿这些琐事烦您,可那女先生连着送了三次,我瞧着”
唐启眉头一挑,伸手从文件堆里抽出了那份用牛皮纸包着的报告。
纸张已经有些泛黄,边角处还有被雨水打湿又干透的痕迹,显然经历了长途跋涉。
他解开系着的细绳,展开一看,标题赫然写着《关于建立山区女子学校的倡议书》,落款是"
丽江华坪学堂张桂梅"
。
"
张桂梅?"
唐启心头猛地一跳,手指不自觉地颤抖起来。
这个名字像一道闪电劈进他的脑海,唤醒了那些被他深埋的记忆碎片,在后世那个时空里,那位被称为"
高山先生"
的女子,用毕生心血在山区建起第一所女子高中,改变了上千名贫困女孩的命运。
唐启深吸一口气,强迫自己冷静下来。
这不可能,时间对不上,而且张桂梅应该是几十年后的人物。
但当他仔细阅读报告内容时,那种熟悉感却越来越强烈。
报告中详细描述了山区女孩的悲惨境遇:十四岁就被迫嫁人,因为不懂生理知识而难产死亡;宗族势力阻挠女孩上学,认为"
女子无才便是德"
;贫困家庭只能供男孩读书,女孩要么早早嫁人换彩礼,要么被卖到城里当丫鬟
"
啪!
"
唐启猛地拍案而起,震得桌上的茶杯都跳了起来,茶水溅在那些昂贵的进口文件上。
秘书被吓了一跳,下意识后退了半步。
“大人?您这是”
"
立刻!
马上!
"
唐启的声音有些嘶哑,他抓起桌上的铜铃用力摇晃,“召集教育司所有官员,还有李根源,一个时辰内必须到议事厅集合!”
秘书瞪大了眼睛:“大人,现在可是半夜啊!”
"
半夜怎么了?"
唐启一把抓起挂在椅背上的军装外套,"
那些女娃每天都在生死线上挣扎,我们睡什么觉?!
"
他的声音里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
秘书不敢再多言,匆匆退出去安排。
唐启站在原地,再次低头看向那份报告,手指不自觉地摩挲着纸面上那些歪歪扭扭的字迹,那显然是在油灯下写就的,有些地方还被水渍晕开,不知是雨水还是泪水。
"
高山先生"
他喃喃自语,眼前仿佛浮现出后世那位瘦小却坚韧的女教师形象。
虽然时空错位,但那份为女子教育献身的精神却如此相似。
一个时辰后,总督府议事厅灯火通明。
十几位官员睡眼惺忪地聚集在这里,有人还在整理凌乱的衣冠,有人小声抱怨着这突如其来的召集。
李根源虽然是最后一个到达,他穿着一身整齐的军装,显然已经习惯了随时待命的状态。
"
诸位,"
唐启站在主位上,声音低沉而有力,"
深夜召集大家,是因为我看到了一份触目惊心的报告。
"
他将张桂梅的倡议书递给身旁的秘书,“念给大家听听。”
随着秘书那带着浓重川音的朗读声在厅内回荡,原本嘈杂的议事厅渐渐安静下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