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3年4月的昆明,总督府
墙上地图上密密麻麻的标记和红线勾勒出一个庞大的北伐计划,但现在,这个从去年11月就开始筹备的宏伟蓝图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危机。
"
周部长,你再说一遍财政缺口。
"
唐启的声音低沉,带着浓重的西南口音,眼睛却始终没有离开地图上标着"
牧区开"
的那片区域。
商务部长周天抹了把额头的汗水,他三十出头,身材瘦削,穿着一件洗得白的藏青色长衫,看起来更像一个落魄的教书先生而非掌管六省财政的高官。
他翻开那本已经卷边的账本,手指颤抖地指着上面的数字:“总督大人,牧区开已经占用了我们今年预算的百分之四十,青霉素的收入虽然可观,但北洋的经济封锁让我们的出口渠道减少了六成。
再加上西征的开销和海军计划的设备采购”
"
说重点。
"
唐启突然转身,那张年轻却布满风霜的脸上闪过一丝疲惫,“直接告诉我,我们还能撑多久?”
周天咽了口唾沫,喉结上下滚动:“如果不采取紧急措施,三个月后,我们连官员的俸禄都不出来了。”
办公室陷入死一般的寂静,只有窗外雨滴敲打屋檐的声音清晰可闻。
唐启走到窗前,望着雨中朦胧的昆明城。
作为穿越者,他比任何人都清楚历史的走向,北边袁大头正在加紧独裁步伐,驱逐、暗杀、抓捕,而沪市宋先生遇刺只是他野心的开始,如果不尽快北伐,西南就要陷入经济枯竭的局面,展就会全面停滞。
"
德国人那边有回复了吗?"
唐启突然问道。
周天愣了一下,随即反应过来:“您是说出售as-36的事?德国武官表示很有兴趣,但价格”
"
告诉他们,一百金马克一支,三十万支起订,不接受还价。
"
唐启的声音斩钉截铁,“另外,我要他们那艘雷根斯堡号轻巡洋舰,作价一千万金马克。”
周天倒吸一口凉气:“总督大人,这这可是我们自主研的步枪啊!
卖给外国人”
唐启冷笑一声:"
枪再好,没有钱造子弹也是废铁。
再说了,"
他走到保险柜前,输入密码,取出一叠设计图纸,“等他们拿到这批枪的时候,我们的新式步枪也该量产了。”
周天看着那些图纸,上面密密麻麻的标注和复杂的设计图让他眼花缭乱。
作为商务部长,他不懂军工,但他知道眼前这位年轻总督在武器设计上的天赋简直匪夷所思。
从青霉素到as-36步枪,再到那些他连名字都叫不上来的新式武器,唐启似乎有着取之不尽的设计灵感。
"
我这就去联系德国领事馆。
"
周天合上账本,突然又想起什么,“对了,法国人那边”
唐启嘴角勾起一抹意味深长的笑容:“不急,等德国人的消息传出去再说。”
三天后,德国领事馆灯火通明。
唐启亲自出席了签约仪式,当他用流利的德语与德国领事交谈时,在场所有人都露出了惊讶的表情,只有极少数人知道唐启会德语。
"
三千万金马克,三十万支as-36,分三批交付。
"
德国领事克劳斯·冯·施泰因签字后,举起酒杯,“为友谊干杯!”
唐启微笑着举杯,却在心中冷笑。
这笔交易看似德国占了便宜——as-36的性能远这个时代的任何步枪,但他清楚,这笔钱将是他撬动历史杠杆的支点。
签约后的宴会上,唐启"
不小心"
让一名法国商人看到了合约的部分内容。
当那名商人匆匆离席时,唐启知道,他的计划已经成功了一半。
果然,一周后,法国远东舰队司令雅克·杜布瓦亲自造访昆明。
这位傲慢的法国海军将领在见到唐启简陋的总督府时,脸上明显露出了轻蔑的表情。
"
总督先生,"
杜布瓦用带着浓重口音的英语说道,“我们听说您与德国人的交易非常令人遗憾,法兰西才是您在亚洲最可靠的朋友。”
唐启慢条斯理地喝了口茶,用流利的法语回答:“司令阁下,友谊需要实际行动来证明。
德国人给了我三千万金马克和一艘巡洋舰,法国能给我什么?”
杜布瓦显然没料到唐启会说法语,更没想到会如此直接。
他尴尬地咳嗽一声:“这个目前远东公司的资金确实”
"
我听说下龙湾是个不错的港口。
"
唐启突然说道,眼睛直视着杜布瓦,“还有,你们那几艘老旧的巡洋舰也该退役了吧?”
谈判持续了整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