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2年11月的昆明,一场秋雨过后,空气中弥漫着潮湿的泥土气息。
总督府内,唐启站在窗前,手中捏着一份刚刚送达的密报,指节因用力而泛白。
窗外,一队士兵正押解着几个戴着手铐的人穿过广场,其中一名女子抬起头,恰好与唐启的目光相遇,那是一双冷静得可怕的眼睛,仿佛早已预料到自己的结局。
"
夜莺…"
唐启低声念出这个代号,胸口如同压了一块巨石。
三个月前,西南统计调查局就报告现了一个潜伏极深的间谍网络,今天终于收网。
"
报告总督,审讯初步结果出来了。
"
统计调查局局长徐长三快步走进办公室,额头上的汗珠在煤油灯下闪着微光,“情况比我们想象的严重得多。”
唐启转身,示意他继续。
煤油灯的光线在他棱角分明的脸上投下深浅不一的阴影,那双穿越者特有的、看透历史的眼睛此刻充满了警惕。
"
北洋政府联合日本军方,已经在我们六省的军队、政府、金融系统、矿山和兵工厂建立了完整的渗透网络。
"
徐长三的声音有些颤,“光是昆明兵工厂,就有十七人被策反,其中包括两名高级工程师。”
唐启猛地拍案而起,茶杯被震得跳了起来,茶水溅在桌面的地图上,晕开一片深色痕迹。
他俯身盯着那张标注了西南六省所有军工设施的地图,仿佛要看穿那些被敌人染指的地方。
"
立即召开紧急会议。
"
唐启的声音冷得像冰,“通知军工部、统计调查局、各兵工厂负责人,两小时后在作战室集合。”
作战室内,气氛凝重得几乎能拧出水来。
二十余名西南六省的核心官员围坐在长桌旁,没有人说话,只有煤油灯偶尔出的噼啪声打破沉默。
唐启站在地图前,手中的教鞭依次点过几个关键地点:“昆明兵工厂、重庆钢铁厂、柳州化工厂…这些都是我们军工体系的心脏,现在敌人已经把刀架在了我们的脖子上。”
军工部长林墨擦了擦眼镜:“总督,我们的技术革新刚刚取得突破,新式火炮的生产线正在调试,如果这时候…”
"
如果这时候泄密,北洋和日本人就能在半年内复制出同样的武器。
"
唐启打断他,教鞭重重敲在地图上,“届时我们在军备上的优势将荡然无存。”
统计调查局的徐长三站起身:“根据’夜莺’的供述,日本特务机关对总督您推行的工业改革特别关注,他们称您为’西南的妖怪’,认为您掌握着越时代的军工技术。”
唐启嘴角扯出一个冷笑。
作为穿越者,他确实带来了越这个时代的知识,但正是这份优势,如今成了最大的风险。
"
立即启动’防火墙’计划。
"
唐启的声音在作战室内回荡,“第一,所有军工单位划为三级保密区,进出人员、物资必须经过严格检查;第二,对所有技术人员和工人重新进行背景审查和政治考核;第三,实行’联保’制度,五人一组,互相监督;第四,关键技术和配方分解管理,任何人不得掌握完整流程;第五,启用内部代号系统,所有技术文件和会议记录使用加密代号。”
会议室内一片哗然。
重庆兵工厂的厂长站起来反对:“总督,这样会严重影响生产效率!
新步枪的生产线调试正处于关键阶段…”
"
安全第一。
"
唐启斩钉截铁地说,“宁可慢一点,也不能让我们的心血流入敌人手中。
周局长,你负责向各重要厂矿派驻保密专员,直接对我负责。”
一直沉默的军事指挥官李烈钧突然开口:“外围警戒交给我,我会安排部队在军工单位周边进行不定期秘密巡逻,打击任何可疑人员。”
唐启点点头,目光扫过在座每一个人:“诸位,我们正在创造历史。
西南六省的工业革命,将是改变中国命运的关键。
在这条路上,我们不允许任何人阻挡,无论是明处的敌人,还是暗处的蛀虫!”
三天后,昆明兵工厂。
席工程师赵明哲愤怒地将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