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龙骧插话,唐启就开始滔滔不绝。
"
吃的方面,滇省菌子、野味、野菜丰富,基本饿不死人。
"
唐启眼中闪烁着自信的光芒,“我已经让人在昆明郊区建了试验田,推广山地土豆和玉米种植,产量可以提高一倍。”
蔡协统惊讶道:“你确定能行?”
唐启微笑:“科学种植,因地制宜。
化肥厂我一个月就可以组建并投产,原料就从个旧的磷矿运来。
不说养活全省民众,但至少自给自足。”
龙骧轻咳一声:“唐总督,民生非儿戏,这些计划是否过于冒进?农业一事,你我都不懂。”
"
冒进?龙先生我对自己的技术有信心。
"
滇省在建国时人口1595万时已实现自给,到2o年人口增长近3倍四千六百万仍维持供给能力。
唐启挑眉,“龙先生,滇省百姓等不起!
经济方面,我计划以青霉素为突破,吸收国外资本。
西欧、倭国、丑国,谁出价高就卖给谁。”
龙骧手中的铜钱叮当落地:“青霉素?那可是洋人的东西!”
唐启从口袋里取出一个小玻璃瓶,里面装着白色粉末:“你们以为青霉素是洋人的,其实是我自己制造的目前每个月产量2okg,营收为28o万大洋每月,产量还在稳步提高。”
蔡协统接过瓶子,仔细端详:“若真能量产,确实是一大财源。”
"
对内,我们要修建铁路、公路。
"
唐启继续道,手指在地图上划着线,“至少两年内要完成曲靖至陇川的铁路。
南部铁路还是以滇越铁路为主,但我们要逐步用资金赎回主权。”
龙骧摇头:“赎回滇越铁路?高卢人不会轻易放手。”
"
所以需要钱,很多钱。
"
唐启目光炯炯,“拿下黔省后,同样模式推广。
我已经制造好了5ook91水力电机组和1ook91火力电机组,基于石龙坝水电站成立的耀龙电力公司收购股权改为军政府控股。”
蔡协统听得入神:“唐兄弟志向远大。”
"
三年内,"
唐启一字一顿地说,“我要整个滇省家家通电!”
窗外,最后一缕夕阳消失在山后,会议室陷入昏暗。
副官进来点亮了煤油灯,跳动的火光照亮三人神色各异的脸。
龙骧长叹一声:“唐小友,你这些计划,需要多少人力物力?滇省刚经历战乱,恐怕…”
"
正因为刚经历战乱,才更需要希望!
"
唐启声音提高,“百姓需要看到未来,而不是永远活在过去的阴影里!”
蔡协统适时插话:“两位,都是为了滇省好。
不如这样,军事行动按计划进行,民生建设也同步推进,但可以分阶段实施,避免操之过急。”
唐启深吸一口气,平复情绪:“蔡兄说得对。
龙先生,你我虽有分歧,但目标一致——让滇省强大起来。”
龙骧沉默片刻,终于点头:“也罢。
老夫就拭目以待。”
会议接近尾声,三人起身。
唐启突然问道:“蔡兄,此去黔省,可有把握?”
蔡协统整了整军装:"
七分把握,三分运气。
不过…"
他顿了顿,“我有个学生叫朱德,现在黔军任职。
若能争取到他,胜算可增两成。”
"
朱德?"
唐启眼前一亮,“可是讲武堂毕业的那个?”
"
正是。
此人军事才能出众,且心怀天下。
"
蔡协统眼中流露出赞赏。
龙骧插话道:“人心难测,若无法争取,还是小心为上。”
蔡协统淡然一笑:“多谢龙先生提醒。
不过我相信,在民族大义面前,个人得失都是小事。”
夜色已深,三人走出五华山。
秋风带着寒意袭来,唐启不禁拢了拢衣领。
远处,昆明的灯火星星点点,如同散落的明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