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的深秋,火药厂内弥漫着一股硝烟与铁锈混合的气息。
唐启站在窗前,指尖轻轻敲打着窗棂,目光穿过玻璃望向远处连绵的群山。
夕阳将他的侧脸镀上一层金边,却照不进他深邃的眼眸。
"
唐总督,人都到齐了。
"
副官轻声提醒。
唐启收回目光,转身走向会议室。
推开厚重的木门,里面已经坐着两个人——革新派的蔡协统和保守派的龙骧。
蔡协统身着笔挺军装,坐姿端正如松;龙骧则一袭长衫,手中把玩着一枚铜钱,神情闲适。
"
久等了,各位。
滇省刚经历了千百万年未有之变局,鄙人暂为新的滇省总督。
对滇省未来,还要靠诸位努力。
"
唐启脱下军帽挂在门后,径直走到主位坐下。
龙骧抬眼,铜钱在指间转了个圈:“唐总督,滇省风云变幻,全国局势急转而下。
你我三人今日齐聚,可要好好谋划一番。”
蔡协统微微颔:“龙总督说得是。
俗话说家有一老,如有一宝,滇省局势初定,但外有强敌环伺,还要龙督军仗义执言。”
唐启给自己倒了杯茶,热气氤氲中,他不动声色地观察着两人。
茶是上好的普洱,苦涩中带着回甘,就像此刻的局面。
"
龙先生有何高见?"
唐启开门见山。
龙骧将铜钱啪地按在桌上:“我早已不是督军了,但我还是建议趁着滇省消息还未传出,迅拿下黔省!
自古滇黔不分家。
拿下黔省,内可为滇省缓冲,外可入川进湘藏,顺江也可直抵江西和两广。”
蔡协统眉头微皱,手指无意识地在桌面上敲击着摩尔斯电码的节奏。
唐启注意到了这个小动作,知道这位军人正在思考军事可行性。
"
现在的确是入黔的好机会,"
唐启缓缓道,“但军队不够,其他部队还未接受整编。
革新派虽然主要力量都在城内,但能不能战还是问题。”
话音未落,蔡协统突然站起,椅子在地板上划出刺耳的声响:“如果唐兄弟信任我,我带着73标和74标直接去黔省!”
龙骧冷笑一声,铜钱在指间翻转:“革新派还想拿黔省挡住唐小友的兵锋?”
蔡协统面色不变,声音沉稳如钟:“龙先生误会了。
我蔡某只是一个军人,不懂政治。
革新派很多人都有学识,有见识,他们如果军事不堪用的话,可以派去处理民生。”
唐启眼中闪过一丝精光。
他想起后世蔡协统的过往,当年袁大头为了上台,骗蔡去北京协商,最后把滇省军政都交给了唐继尧。
这位军人对权力的淡泊,对职责的忠诚,在乱世中实属罕见。
"
好!
"
唐启拍案而起,“就由蔡兄去黔省!
军火库所有的汉阳造、马克沁、哈斯开机枪都带走。
拿下黔地再就地整编,整编后直接入川。”
蔡协统眼中闪过惊讶,随即郑重敬礼:“必不负所托!”
龙骧眯起眼睛,铜钱在掌心攥紧:“唐小友,你就不怕…”
"
怕什么?"
唐启打断他,嘴角勾起一抹冷笑,“怕蔡兄拥兵自重?还是怕革新派坐大?龙先生,乱世之中,用人不疑。”
会议室一时寂静,只有窗外秋风卷着落叶拍打窗户的声音。
蔡协统站得笔直,眼中是对信任的感激;龙骧靠在椅背上,脸上挂着莫测的笑容;唐启则重新坐下,手指在军事地图上划出一条进攻路线。
"
我留下一团固守云南,二团主攻四川。
"
唐启的声音打破了沉默,“新编三团随蔡兄入黔,拿下贵阳后,立刻向川南推进,与我军形成夹击之势。”
蔡协统点头:“明白。
川军主力多在川北,我们出其不意从南面进攻,胜算很大。”
龙骧突然大笑:“好一个围魏救赵!
唐小友用兵,果然不拘一格。”
军事战略决定后,话题转向民生。
这次不用龙骧插话,唐启就开始滔滔不绝。
"
吃的方面,滇省菌子、野味、野菜丰富,基本饿不死人。
"
唐启眼中闪烁着自信的光芒,“我已经让人在昆明郊区建了试验田,推广山地土豆和玉米种植,产量可以提高一倍。”
蔡协统惊讶道:“你确定能行?”
唐启微笑:“科学种植,因地制宜。
化肥厂我一个月就可以组建并投产,原料就从个旧的磷矿运来。
不说养活全省民众,但至少自给自足。”
龙骧轻咳一声:“唐总督,民生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