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圣帝的指尖无意识地摩挲着密报卷宗的边角,目光落在“与宁荣二府水火不容”的字眼上,久久未动。
那份被亲族逼入绝境、不得不投身九死之地静塞军敢死营的经历,如同一根细针,悄然刺入了他记忆深处某个尘封的角落。
曾几何时,天圣帝也是这般处境。
身为皇子,却非嫡非长,在波谲云诡的宫闱之中,如履薄冰。
太子的猜忌如同悬顶之剑,步步紧逼,兄弟的倾轧从未停歇。
他亦曾想过退避,想过委曲求全,换来的却是愈发险恶的杀局。
最终,那场席卷镐京的腥风血雨里,他别无选择,唯有以雷霆手段发动宫变,踏着血泊登上这至尊之位,将曾经不可一世的太子党羽尽数诛灭,也将那位曾经执掌乾坤的太上皇,送入了大明宫那华丽而冰冷的囚笼。
往事如潮,此刻被卷宗上那个名为贾珏的边军少年勾连,在心头泛起微澜。
同是被逼至悬崖的困兽,同是不得不亮出獠牙的反击,这份际遇上的微妙共鸣,让天圣帝冰冷的眼底掠过一丝极难察觉的波动。
然而,真正让这份波动化为实质考量的,却是十日前一份由八百里加急送入两仪殿的幽州军报。
英国公张辅之那沉稳厚重的笔迹,仿佛带着北疆凛冽的风雪与铁锈气息:
“...敢死营百夫长贾珏,率孤军扼守上关军堡绝地,先挫赫连兀术所部锐气,阵斩此獠于城下。”
“复临赫连汗国小王子赫连啜亲率三万铁骑压境之危局,于万军阵前斗将,三合之内,挑杀赫连啜于马前!”
“敌首级现悬于静塞军大营辕门,赫连前锋丧胆溃退,堡塞岿然不动!此乃静塞军十数年来未有之大捷,实乃陛下洪福,将士用命之果!贾珏勇冠三军,当为北疆砥柱!”
赫连啜之名,纵使在深宫之中,天圣帝亦有所耳闻——以天生神力、嗜血好杀闻名的汗国幼狼,赫连勃勃最宠爱的王子,更是此番南侵的急先锋。
这样一员凶名赫赫的悍将,竟被一个名不见经传的敢死营少年百夫长,于两军阵前,三合毙命!这已非寻常勇武,而是足以撬动北疆战局的惊雷!
这么多年来,幽州前线居庸关陷落敌手,赫连铁蹄汹汹南下,静塞军依托幽州城苦苦支撑,防线摇摇欲坠,朝野上下弥漫着压抑的悲观。
贾珏这三战三捷,尤其是阵斩敌酋王子的战绩,无异于在阴霾密布的天空撕开了一道血色的亮光,极大地振奋了前线低迷的士气,也暂时遏住了赫连人势如破竹的南下势头。
这份力挽狂澜于既倒的价值,远胜千军万马。
正是这份力挽狂澜的战绩,让天圣帝的目光真正凝重地投注到“贾珏”这个名字上。
帝王的感同身受或许带着一丝唏嘘,但真正驱动他命内卫详查此人根底的,是冰冷的政治权衡与深远的庙堂布局。
天圣帝要确认,这个名为贾珏的少年骁将,是否真的如军报所言,与宁荣二府这等开国勋贵集团彻底决裂、再无转圜余地。
内卫递上的卷宗,此刻就摊开在御案上,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