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念织梦者的身躯如星云般流转,每一次闪烁都迸发出新的概念雏形。
它向莱娅展示,在现实宇宙之外,还存在着无数由纯粹思想构建的维度。
这些维度里,时间可以被折叠成几何图形,空间能化作流动的旋律,甚至连“存在”
与“不存在”
的界限都模糊成朦胧的光晕。
而此刻,随着现实宇宙法则的剧烈震荡,这些沉睡的概念维度开始苏醒,如同沉睡的巨人伸展肢体,引发了跨维度的连锁反应。
莱娅的意识在概念洪流中挣扎,她看到自己的记忆被拆解成无数碎片。
童年时仰望星空的好奇、与伙伴并肩作战的热血、面对危机时的坚定,都化作独立的概念体在虚空中漂浮。
机械族的首席科学家试图用逻辑框架解析这些概念,却发现所有公式在接触到“灵感”
“希望”
这类抽象概念时,瞬间崩解成无意义的符号;灵能先知们尝试用精神力捕捉,反而被“疯狂”
“迷茫”
等负面概念反噬,陷入深度昏迷。
更危险的是,一些扭曲的概念开始渗透现实宇宙。
在某个星系,“永恒循环”
的概念具象化,导致整个恒星系陷入无尽的时间轮回,所有文明重复着诞生、繁荣、毁灭的宿命;另一片星域则被“绝对静止”
笼罩,连光都凝固成闪烁的冰晶,所有生命的思维与行动都被冻结。
宇宙议会的紧急会议上,全息投影中不断弹出各个星域的灾难画面,振动族监测到的频率图谱呈现出诡异的紊乱波形。
莱娅意识到,常规手段无法应对这些超脱物理法则的威胁。
她召集全宇宙最具创造力的头脑——从擅长概念设计的艺术文明,到专注维度研究的量子学者,甚至包括曾经的敌人维度拾荒者。
众人在可能性研究院搭建起“概念共鸣舱”
,试图通过集体意识共振,理解并驯服这些失控的概念。
当第一个概念体——代表“混乱”
的黑色漩涡被引入共鸣舱时,舱内的灵能护盾瞬间出现裂纹。
莱娅率先将虚实之心化作桥梁,将自己的意识与漩涡连接。
在意识交融的刹那,她看到了宇宙诞生初期的混沌景象:无数可能性在无序中碰撞、融合,最终孕育出秩序的火种。
她突然明白,这些概念并非敌人,而是宇宙最原始的力量,只是需要被正确引导。
“我们不能对抗概念,而要赋予它们形态!”
莱娅通过精神链接向众人传达理念。
艺术文明立刻用光影与色彩构建框架,机械族输入精密的约束程序,灵能者注入情感与意志,振动族则调试出能稳定概念频率的特殊韵律。
当第一缕金色光芒注入“混乱”
漩涡,黑色逐渐褪去,取而代之的是蕴含无限可能的星云状结构——这是“创造”
概念的雏形。
然而,并非所有概念都能轻易驯服。
当“虚无”
概念降临,整个共鸣舱陷入绝对黑暗。
莱娅的意识中浮现出最绝望的景象:可能性之树枯萎成焦炭,宇宙议会沦为废墟,所有文明化作尘埃。
但她没有退缩,反而将虚实之心与“虚无”
深度融合,在黑暗中寻找一线生机。
她看到,在虚无的尽头,有一束微弱的光——那是“重生”
的概念,等待被唤醒。
在与“虚无”
的对抗中,莱娅发现了概念维度的核心秘密。
每个概念都对应着一个“概念锚点”
,这是它们在现实宇宙的投影节点。
只要控制这些锚点,就能掌控概念的力量。
宇宙议会迅速组织起多个特遣队,前往各个星域寻找并稳定概念锚点。
莱娅带领的小队深入被“永恒循环”
侵蚀的星系,在时间的夹缝中,他们找到了一个由古老文明建造的时间神庙,庙中封存着能调节时间流速的“时之沙漏”
——这正是“永恒循环”
的概念锚点。
修复时之沙漏的过程充满艰难。
特遣队不仅要对抗时间逆流的侵蚀,还要面对被循环概念扭曲的原住民。
这些原住民早已失去自我意识,如同提线木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