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经过精准的冷却,才能形成稳定的结构。
卡尔的手指划过编年史的封面,那些原本固定的纹路开始流动,渐渐组成一行新的文字:“存在先于定义,感知先于理解。”他若有所思地看着这句话,“这片区域还没被任何意识定义过,所以遵循最原始的存在法则——你感知到它是什么,它就会呈现出什么形态。”他伸手触碰控制台旁的一杯水,水杯突然变成了星木树的形状,而水则化作灵能藤蔓缠绕其上,“就像这样,我的意识里想着刚才看到的灵能植物,它就随之变化了。”
露娜的灵能藤蔓试探性地延伸到舷窗外,接触到那些流动的光线。奇妙的事情发生了:被藤蔓触碰的光线突然凝固,化作一条晶莹的光带,而藤蔓经过的地方,原本模糊的星云开始聚拢,形成一片小小的、稳定的星空,其中甚至出现了几颗类似泽尔星系的恒星。“我的灵能在给它‘定型’,”露娜惊讶地看着这一幕,“就像给流动的河水筑起河岸,但它本身很乐意接受这种引导,像是在等待被赋予形态。”
薇尔闭上眼睛,集中精神感知周围的意识。片刻后,她睁开眼,眼神里带着困惑:“这里没有成型的意识体,却充满了‘潜在的意识’,就像沉睡的种子,等待被唤醒。”她指向一片混沌的星云,“那里的波动很像刚刚形成的恒星意识,但还没学会如何表达自己,只能发出最微弱的共鸣。”
洛卡突然想到什么,他解下胸前的齿轮印记,将其放在控制台的能量接口上。印记接触接口的瞬间,发出一阵柔和的光芒,星舰的仪器开始逐一恢复运转,屏幕上浮现出模糊的星图轮廓,虽然依旧不完整,却比之前清晰了许多。“老洛卡的齿轮里记录着无数星系的法则,”他看着星图上渐渐稳定的坐标,“这些记录能给这片区域提供一个参考的框架,就像用第一个齿轮带动整个机械系统。”
随着齿轮印记的运转,周围的景象开始发生更明显的变化。流动的光线组成了一条条航道,模糊的星云凝聚成形态各异的星系,小行星的表面浮现出山脉与峡谷的轮廓。最令人惊奇的是,那些“潜在的意识”开始苏醒,一颗刚刚成型的行星发出温和的波动,像是在问候;一片新生的星木森林用枝叶组成欢迎的图案;甚至连星舰周围的能量流,都化作了齿轮的形状,与洛卡的印记产生共鸣。
“我们正在参与这里的创造,”卡尔的编年史自动记录着眼前的一切,纸页上的文字不再是固定的记录,而是像活物般游走,不断修改和完善,“每个探索者走过的路,都会成为这片区域的一部分法则。”他指着编年史里突然出现的一幅插画:画中是洛卡、露娜、薇尔和他自己的剪影,正站在一片空白的星空中,他们的脚下,是由齿轮、灵能藤蔓、意识星链和书页组成的桥梁,桥梁的另一端,是无数模糊的剪影,像是所有曾经或即将来到这里的探索者。
星舰继续深入“未写之地”,遇到了越来越多奇特的景象。有一片由纯粹声音组成的星云,靠近时能听到无数文明的语言在交织,有的在讲述故事,有的在歌唱,有的在争论,这些声音凝聚成不同的色彩,形成了一片流动的“声之海”;有一颗由记忆组成的行星,表面覆盖着透明的晶体,每个晶体里都封存着某个意识体的记忆片段,有的是温馨的日常,有的是悲壮的牺牲,有的是喜悦的发现,露娜的灵能藤蔓接触晶体时,能感受到其中蕴含的情感,就像阅读一本立体的书;还有一片由“可能性”组成的 asteroid belt(小行星带),每个小行星都代表着某个事件的不同结局,有的小行星上,三百年前的探险队成功穿越了“迷途之域”,正在与泽尔星系的居民交流;有的小行星上,失衡之核没有被修复,而是彻底崩溃,化作了一片新的星云;甚至有一个小行星上,洛卡没有继承老洛卡的星舰,而是成为了泽尔星系的星木树守护者,正在教导孩子们辨认灵能藤蔓的生长规律。
“每个选择都会开出不同的花,”露娜看着那个属于洛卡的“可能性”小行星,轻声说,“但无论哪条路,只要是自己选择的,就会有它的意义。”她的灵能藤蔓轻轻触碰那颗小行星,上面的洛卡突然抬起头,像是感应到了什么,朝着星舰的方向露出了微笑。
薇尔的意识星链在“声之海”里找到了一段特殊的波动,那是三百年前消失的探险队留下的意识碎片。与之前在“迷途之域”接收到的混乱碎片不同,这里的碎片完整而清晰,记录着探险队穿越“迷途之域”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