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阳彻底驱散了夜幕,也将黑山坳战场上的最后一丝硝烟映照得清清楚楚。
尸横遍野,残骸处处,但更多的是战士们忙碌而兴奋的身影,以及堆积如山的战利品。
三位营长围在方东明和吕志行身边,开始详细汇报此战的收获,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丰收的喜悦。
一营长林志强嗓门最大,率先开口,带着一股子扬眉吐气的劲儿:“团长,政委!
咱们这回可真是端了鬼子一个富得流油的窝!
光是咱一营正面突击的方向,就缴获完好的三八式步枪五百一十七支,歪把子轻机枪一十九挺,九二式重机枪六挺!子弹嘛……
他娘的,还没完全清点完,但粗略估计,不下十万发!还有掷弹筒十八具,榴弹好几百颗!”
他顿了顿,故意咂咂嘴,对比道:“比上次在落风峪干坂本那老鬼子肥多了!
现在,嘿嘿,咱一营的弟兄,每人能分到一百五十发以上!这他娘的才叫打仗!”
二营长陈安依旧言简意赅,但语气中也带着一丝振奋:“团长,我营主要缴获在于精准狙杀和侧翼清扫。缴获步枪四百八十五支,轻机枪十七挺,子弹约六万发。
另外,完整缴获鬼子电台两部,密码本一份,以及一批重要的军用地图和文件。另外还有,”
他指了指旁边几个被战士小心翼翼看护的木箱,“我们找到了鬼子的一个野战小药库,磺胺粉、止血绷带、医用酒精,数量相当可观。
这比我们之前任何一次战斗缴获的药品都要多得多。”
药品,在敌后战场是比黄金更珍贵的战略物资。
陈安的汇报,让方东明和吕志行都重重地点了点头。
三营长高明最后补充,他的收获更是惊人:“团长,政委,我营和火箭筒排主攻核心区域,缴获最多。
步枪四百余支,轻机枪三十一挺,重机枪三挺!各种子弹超过十五万发!步兵炮四门,炮弹两百余发!最带劲的是,”他大手一挥,指向那片坦克残骸和旁边几辆还算完好的。
“那几辆铁王八虽然被咱们敲掉了,但从废墟里和鬼子尸体上,咱们搜罗到的坦克备用零件、油料。
还有好几箱专门配给坦克兵的高级罐头、压缩干粮!这下咱们后勤能宽裕好一阵子了!”
这时,林志强叹了一口气,“可惜的是小鬼子的山炮全部被他们炸掉了,一门也没缴获到!”
方东明听到林志强的话,嘴角微微抽搐了一下,小鬼子的步兵炮其实也炸掉了,只是他利用系统修复好了。
而那些山炮,他的系统内,暂时没有相应的修复机会,所以也只能放弃了。
不过现在不是说这些的时候,他立即下令:“所有缴获,由团部统一登记造册,后勤处会同各营,制定分配方案。原则是优先补充战斗损耗,加强一线火力。”
“是!”三位营长齐声应道。
吕志行扶了扶眼镜,接口道:“老方,战士们连续作战,非常疲惫。
我建议,除必要的警戒部队外,主力立即撤离黑山坳,返回杨家川根据地休整。这里距离鬼子其他据点还是太近,不宜久留。”
“同意。”方东明点头,“政委,撤离和休整的安排,还有根据地的巩固、群众的安抚,就全权交给你了。”
吕志行自信的点了点头。
打仗,方东明是行家里手;但回到根据地,处理内政、动员群众,就到了政委吕志行大展身手的领域。
撤回杨家川及周边村庄的路上,吕志行就已经开始高效运转。
他亲自起草安民布告,组织卫生队全力抢救伤员,安排后勤部门分发部分缴获的粮食给受损的乡亲,同时严令部队遵守群众纪律。
当大部队带着辉煌的战果和疲惫的身躯回到根据地时,吕志行精心策划的“胜利凯旋与征兵动员”大会,已经准备就绪。
在杨家川最大的打谷场上,缴获的日军轻重机枪、步兵炮、成堆的三八式步枪整齐排列,如同一座座钢铁小山,在阳光下闪烁着冷峻的光芒,无声地诉说着16团的赫赫军威。
吕志行站在临时搭建的主席台上,他没有像林志强那样挥舞手臂慷慨激昂,而是用他特有的、清晰而富有感染力的声音,向围得水泄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