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旅长接过参谋递来的记录本,借着库房门口透进的光线,目光快速扫过那几行墨迹未干的字:
榆次战斗初步统计:
歼敌:约一千八百余(含毙、伤、俘)
缴获:
三八式步枪:约一千七百支(含军火库内的小鬼子备用武器缴获)
歪把子机枪:六十三挺
九二式重机枪:十二挺
掷弹筒:四十七具
九二式步兵炮:四门
各类弹药:尚在清点,初步估算为各类口径子弹约20多万发,各类口径炮弹2000余发。
其他军需物资:若干
我军伤亡:待各营连详细上报
陈旅长的手指在“弹药”和“步兵炮”那两行上重重点了点,嘴角扯出一个冷硬又带着血腥气的弧度:
“好!川崎康夫这老鬼子,给咱们当了一回称职的‘运输大队长’!这买卖,值了!”
他把记录本递给旁边的丁伟,“丁伟,志行,你们团打得好!这军火库,更是点睛之笔!有了这些本钱,太原城下,咱们的腰杆子能挺得笔直了!”
丁伟和吕志行凑近看着那串数字,眼中同样燃烧着兴奋的火焰。
………
另一边,新一团驻地,黄崖洞外。
训练场上杀声震天,战士们练刺杀练得汗流浃背。
团部里,李云龙背着手,像头不安分的豹子似的在屋里转了两圈,最后停在门口,眯着眼望着黄崖洞方向的山路。
政委赵刚放下手中的文件,看着李云龙那副抓耳挠腮的样子,疑惑地问:
“老李,你这转来转去的,琢磨什么呢?训练安排不都布置下去了?”
李云龙嘿嘿一笑,转过身,那张饱经风霜的脸上堆起一种混合着狡黠和热切的笑容,眼珠子滴溜溜地转:
“嘿嘿,老赵,没啥大事儿!我去趟黄崖洞,找老方唠唠嗑,顺便……嘿嘿……”
“找方东明?”
赵刚眉头微皱,推了推眼镜,“老方现在是兵工厂的技术总负责人与副厂长,忙得脚不沾地,你去‘唠嗑’?
怕不是又惦记上人家兵工厂压箱底的好东西了吧?我可提醒你,武器分配是总部统一调拨的,你可别动歪心思。”
“瞧你说的!”
李云龙一瞪眼,随即又换上那副嬉皮笑脸的模样,搓着手,“我能动啥歪心思?
老方是谁?那是咱老李之前手底下的兵!过命的交情!
咱新一团,那也是响当当的主力团,有好东西,那不得优先考虑考虑老部队?
我去关心关心老战友的工作,交流交流战斗经验,顺便……学习学习新技术嘛!这总没毛病吧?”
他一边说,一边脚步已经挪到了门口,摆明了要走。
赵刚太了解李云龙了,这“顺便学习”后面打的什么算盘,他心知肚明。
看着李云龙那副“你能奈我何”的无赖样,赵刚无奈地摇摇头,语气带着警告:
“老李,注意点影响!别给方东明添麻烦!更别违反纪律!”
“知道啦知道啦!老赵你就放一百二十个心!”
李云龙满口答应,话音未落,人已经像泥鳅一样溜出了团部,脚步轻快地朝着黄崖洞方向的山路奔去。
那背影透着一股子迫不及待的劲儿,仿佛前面不是山路,而是一座等着他去发掘的金山。
赵刚看着他消失的背影,只能苦笑着叹了口气,这老李,为了搞装备,脸皮那是比城墙拐弯还厚。
不过他们新一团现在也是难,自从击溃了小林旅团后,他们便伤亡惨重,如今只能待在这里休养生息,看着外面的热闹。
李云龙也是心急,想要快点恢复新一团的战斗力,所以才打了这个鬼主意。
………
黄崖洞兵工厂,废料仓库。
巨大的仓库如同一个昏暗的钢铁坟场。空气里弥漫着铁锈、陈年机油和灰尘混合的呛人味道。
高处几扇小气窗透下几束光柱,光柱里尘埃飞舞,像凝固的烟雾。
“嘿——哟!”
李勇低沉的号子声在空旷里炸响。他古铜色的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