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灯下,黄崖洞最大的山洞被临时清空。
“雷霆”巨大的身躯静静卧在中央,冰冷的金属反射着昏黄的光。
洞壁上挂满了临时画出的图纸草图,地上散落着工具、卡尺、卷尺。
方东明和刘明远蹲在炮旁,后面围着一圈眼睛发亮的技工骨干。
空气里弥漫着机油、铁锈和浓重的汗味。
“拆!”方东明吐出简单的一个字。
扳手、撬棍、大号螺丝刀立刻动了起来。沉重的炮管被小心地卸下,露出内膛。
刘明远的手指抚过炮膛内壁,眉头拧紧:“看这里,高温高压,膛线末端烧蚀明显,再来几炮,怕是要裂。”
“嗯,”
方东明凑近细看,“药室形状也得改,药量分布不均,威力没完全出来,还浪费火药。”
他拿起卡尺,量着炮壁厚度,“这里太厚,死重。这里太薄,危险。”
“炮架笨重,野战转移太慢。”
旁边一个张工程师敲着粗壮的炮架腿,“得想法子减重,还要稳。”
“结构太复杂,好些零件咱们现有的小床子根本车不出来,全靠老师傅手工打磨,太慢!”另一个年轻技工指着复杂的闭锁机摇头。
“改!”
方东明站起身,抓起一块炭笔,走到洞壁挂着的巨幅白纸前。
“从炮管开始。烧蚀?咱们没进口合金钢,就用厚壁无缝钢管做内衬,外面套上咱们自己能铸的熟铁箍,多层箍紧!散热更好,寿命更长!”
炭笔在白纸上划过,勾勒出新的剖面结构。
“药室重铸!形状按咱们计算的来,让火药烧得透,劲儿全使在弹头上!”
“炮架!”
他指向另一个区域,“结构简化!不必要的承力件去掉!用三角支撑,关键节点用锻铁加固!重量减三成,稳定性不能丢!”
“所有非核心部件,”
方东明扫视着众人,“能用铸造的不用锻造,能用标准件的不用特殊件!
工艺,怎么简单怎么来,怎么快怎么来!咱们不是造摆设,是要让前线兄弟们能扛着它打鬼子的!”
山洞里只剩下炭笔划过的沙沙声和粗重的呼吸。
每一个问题被抛出,就在图纸上找到对应的位置,划掉,重画。复杂的线条被简化,冗余的结构被剔除。
“成本呢?”刘明远沉声问。
“省料!省工!”
方东明指着图纸,“新结构省掉三分之一钢料!简化工艺,省一半工时!可靠性?
战场检验!李家坡那一炮就是背书!接下来,咱们要让它更皮实,更好伺候!”
图纸上的“雷霆”,线条变得刚硬而简洁,像一柄去除了所有浮华装饰、只留致命锋芒的战斧。
“干吧!”
刘明远重重拍在图纸上,灰尘簌簌落下,“总部下了死命令!要快!要炮!咱们黄崖洞,豁出命去,也得把这新‘雷霆’给老子造出来!”
………
命令像野火,烧遍了晋察冀的山沟。总部的意志,就是最高的动员令。
李云龙的新一团驻地,炕桌上摊着地图。李云龙叼着烟卷,眯着眼,手指头在几条铁路线上戳来戳去:
“看见没?白晋线!这截鬼子护路队少,铁轨成色好!老子惦记它好久了!”
张大彪凑过来:“团长,动静大了,怕惹来鬼子报复。”
“怕个鸟!”
李云龙吐掉烟屁股,“老子打的就是动静!动静越大,兵工厂那边越知道咱新一团出力了!
再说了,扒铁轨,就是打鬼子!告诉弟兄们,带上大撬棍,炸药包备足!今晚就干!”
同一时间,丁伟的16团团部。丁伟对着电话筒吼:“……对!就是那个鬼子转运站!
粮食?粮食算个屁!老子要的是那堆在仓库里的钢锭!还有那几台被炸坏的机床!
想办法给老子弄出来!运不走的核心部件也得拆了带走!那是兵工厂的命根子!
动作要快!别让李云龙那小子抢了先!”
孔捷的独立团则显得更“实在”。
他带着人,翻山越岭,钻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