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及辽地府兵开始发动了对扶余国领土的侵占行动等等。
“准备车马,我要立刻回汉地!”
施发拿出了大昌号掌柜的做派,要求本地的管事为他们准备食宿的同时,也立刻要求准备车马。
“掌柜回来正巧!”
本地的大昌号掌柜是个胖乎乎的中年人,看着是个成熟老练的汉地商贾,说的也是一口流利的辽东官话。
可施发却清楚对方其实是个地地道道的高句丽人,只是近些年高句丽的越发弱势,以及汉人的不断崛起,让这些小国子民在行为举止乃至衣食住行上都越发靠近了汉人,让人一眼几乎难辨真假。
“出了何事?”
“在下也是从总号听闻,使君发布号令,召集境内一众大商贾议事,当是有紧要之事的,此前掌柜失踪,副掌柜已经出发前往了冀州!”
管事转身,从厚厚一堆文书中翻出从总部传来的资讯,挑出来双手奉到施发眼前恭敬道。
“召集商贾仪事?这倒是少见!难道使君又有大动作了?难道是要南征?”
施发闻言一惊,待他仔细翻看手里的文件后,禁不住蹙眉思索起来。
“罢了,此事与尔等无关。”
思索了许久后施发无奈的摆摆手,他远离汉地许久,缺少紧要的情报,并不能推断公孙度的意图,看向面前的管事面色肃然道:
“眼下倒是有件紧要之事需要你去办理!若是办好了,你这高句丽的身份也不是不能换!”
管事闻言眼中的惊喜一闪而过,立刻躬身作聆听状。
“立刻调集商栈内所有资金,寻地建设沿海港口、货栈,另外,与沓氏造船所、辽东造船厂联络,订购大量海船!另外,立刻招募本地的土民水手,这些将来皆有大用!”
“这?掌柜要开辟北海航道?可北海偏僻,向来都是商船寥寥.....”
管事闻言大惊,他作为本地土生土长的高句丽人,他可是深切知晓高句丽境内的商业之凋敝,每年来到此地的商船简直屈指可数,听到施发有可能在本地开发航道,立刻忍不住劝道。
“毋庸多言!缺少的资金不久后便会拨发到你的账上,你只需做好分内之事变好!
呵呵,商道的利益有时候并不是由本地的商业价值来衡量的。今后的北海,可不会太寂寞!”
“喏,属下遵命!”
与本地的管事会面过后,施发安顿了部分不良于行的队员过后,立刻动身前往辽地。
众人从高句丽前往辽地道路,仍旧是沿着当年公孙度征伐高句丽开辟的要道,从前满是兵戈杀气的道路,到了今日,已经成为了一条是商旅不绝的要道。
来自辽东的工业品、器械经由这条路源源不断的输往高句丽,来自高句丽的药材、粮食、矿产,也经由这条路不断向着汉地输出。
一路望去,部分险要、崎岖的地形上,还大量采用了辽地的水泥进行加固、铺平,加上沿途尽是乡音,若非真切知晓身在何方,施发竟然有种回到汉地的错觉。
更让施发感到惊奇的是,在辽东、中原已经越发常见的高塔驿站体系,竟然也沿着这条商道修建了起来,被公孙度牢牢控制的高句丽上下,对这种满是军事用途的建筑竟然采取了漠视措施,似乎是打定了挨打不还手的主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