州府便征用了附近民夫,进山伐木烧炭,挖掘矿藏,转运物资,将一车车铁矿、一船船木炭送入邺城工坊这张无形大嘴当中。
叮叮!
铛铛!
邺城的打铁之声经日不绝,冶铁的炉火终日不灭,赤膊上身,汗如雨下的铁匠们扎着头巾,漠然的干着日复一日的工作,将通红的铁块化作利刃铠甲。
学富五车的世家子们在现实的压力下,不再矜持于庶务,开始为各自的命运奋斗,往日里斗鸡走狗的小厮们来往于各个衙门,为主家奔走不休。
如此场面,让见识过世家子往日荒唐的冀州上下欣慰的同时,也都信心百倍,世家罕见联手,天下还有谁敌?
“传令下去,重赏改进铸刀工匠!赏百金!锦缎十匹,释其奴籍,允其家人来邺城居住。”
脑子里想着而今形势变化的崔琰,扫了眼刚才经过的打铁作坊,散发无尽热意的车间,以及刚才那位腼腆匠人讨好般的笑容让他微微顿足,停顿了片刻的他,向着身旁手下命令道。
“崔公!?彼辈不过贱役之徒,何须重赏?彼辈小人,与人一餐饱腹便已是一大恩德了!”
旁边的州府官吏感到十分不解,在他看来,在州府物资紧缺的现在,还要为这些匠人消耗本就不多的财货,实无必要。要知道,这些匠人在来邺城之前,能够吃饱就已经是奢望。君不见彼辈匠人如此努力做工,还不是为了州府的足额粮草供给?
要问为何在粮草紧缺之际还要足额供给匠人?原因很简单,这些匠人、力夫干的都是技术活、力气活,可并非那些卑微若尘埃的夫子们,没有足额供给,彼辈总不能用手去锻打刀枪吧?
当然,即便物资紧缺,也不耽误世家子们锦衣华服、山珍海味,毕竟,在当前的统治者的眼中,两者压根就不是一个物种!
然而,官吏的出言绝非那么简单,作为邺城作坊的见证者,他们在惊叹大型作坊的巨大生产力的同时,也在忌惮着这一股力量,崔琰今日重赏匠人,让其获得自由,何尝不是对世家庄园主权力的一种削弱,若是传扬开去,匠人们心野了,还有谁去为他们生产物资?
“嗯!?”
崔琰顿住脚步,注视面前的言语官吏,名士大员的身份,仅仅是一个眼神,就足以压得对方喘不过气来。
“崔公饶命!小人多嘴!”
官吏跪倒在地,一边求饶,一边朝着自己的脸庞连扇巴掌。
崔琰静静看着对方表演,直到对方手掌染血才一甩袖子:
“若有再犯,定不轻饶!我知尔等心思,还是那句话,大敌当前,战事乃第一要务,尔等若出差错,莫怪老朽无情。你,好自为之!”
接着,崔琰对旁边的家仆下令道:
“还有,将赏赐之事向工坊诸位匠人公布,传令下去,谁要是能够如此人一般创出新锐之法,也能获得同等奖励!”
“诺!”
这一回,没有了反对杂音,不论家仆,还是陪同官吏,皆低头俯首应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