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天后,周虎带来了消息,语气兴奋。
“大人,问出来了!”
“有个老车夫收了钱,偷偷告诉咱们的人,半年前那趟货,根本不是什么苏木胡椒,箱子死沉,他搬的时候不小心磕了一下,听到里面有金属碰撞的声响!”
“而且,那批货在城外别院没停多久,当晚就分批运走了,具体去了哪里他不知道,但听押车的侯府护卫醉后吹嘘,说是要送到山里去!”
苏白立刻联想到军械。
永平侯谢成掌管过中军都督府,在军中旧部众多,私运军械并非没有可能。
如果他将军械偷偷运入山中,其意图……
这个推断让苏白脊背发凉。
私藏军械,形同谋逆!
“那个车夫还说了什么?关于目的地,有没有更具体的线索?”
“他说押车的人嘴很严,他只隐约听到护卫提到过潭或者坛什么的山,距离京城似乎不算太远。”
潭或坛?
苏白在脑中搜索京城周边的山脉。
他走到墙边悬挂的京畿地区舆图前,仔细查找。
突然,他的手指停在了一处。
房山!
房山境内有黑龙潭、白龙潭等地名!
“重点查房山一带,特别是名字带潭字或发音相近的区域,有无永平侯府的产业,或者近期有无陌生人员、车辆频繁出入!”
苏白果断下令。
“明白!”
周虎记下信息,匆匆离去。
苏白看着舆图上房山的位置,心情沉重。
如果永平侯谢成真的在深山之中私藏军械,那他的图谋就太大了。
这已不仅仅是贪腐或结党,而是实实在在的谋逆之罪!
证据,他现在需要更确凿的证据。
仅凭一个车夫的供词,根本无法撼动一位根基深厚的开国侯爵。
他必须找到那批军械的准确藏匿地点,或者拿到永平侯与此事直接关联的铁证。
就在苏白苦思冥想如何进一步深入调查时,宫里突然来人传旨。
皇帝召他即刻入宫。
苏白心中一动。
难道皇帝那边,也有了新的发现?
他整理衣冠,随着内侍快步向皇宫走去。
苏白跟随内侍快步走入皇宫,心中不断推测皇帝突然召见的缘由。
是蒋瓛那边有了重大突破,还是永平侯察觉到了什么,采取了行动?
来到乾清宫东暖阁,只见朱元璋负手立于窗前。
蒋瓛肃立一旁。
地上还跪着一名风尘仆仆、作边军打扮的汉子,看甲胄样式,竟是辽东镇的兵士。
“臣苏白,叩见陛下。”
苏白压下心中疑惑,上前行礼。
“起来吧。”
朱元璋转过身,脸上看不出喜怒,指了指那名辽东军士。
“这是辽东镇副总兵派来的信使,有紧急军情,你一起听听。”
那军士叩头,声音带着急切和惶恐。
“启禀陛下,三日前,辽东镇巡边小队在宽奠堡以北百余里处,发现一支身份不明的马队,约两百余人,押送着数十辆大车,行踪诡秘。”
“我小队上前盘查,对方竟悍然动手,杀伤我数名弟兄后,窜入深山。”
“激战中,我们夺下了他们一辆倾覆的大车,发现车上所载……皆是制式军械!弓弩、箭矢、腰刀,还有……还有几门小炮!”
军械!
苏白心中剧震,目光立刻投向蒋瓛。
蒋瓛微不可察地点了点头。
那军士继续道。
“我等查验那些军械,发现其上的编号……已被刻意磨去,但样式工艺,确是我大明官造无疑!”
“副总兵大人觉得此事非同小可,特命小人八百里加急,进京禀报!”
朱元璋走到御案前,拿起一份蒋瓛刚呈上的密报。
又看了看地上那名辽东军士,声音冷得像冰。
“两百多人的马队,数十车军械,在辽东地界上,差点就到了女真人的地盘!好啊,真是好大的手笔!”
他猛地将密报拍在桌上,目光如利剑般扫向苏白和蒋瓛。
“你们查得怎么样了?那批苏木胡椒,是不是就是这些东西?!”
蒋瓛立刻躬身。
“回陛下,根据苏大人提供的线索,臣等顺藤摸瓜,已基本确定,半年前郭仓经手、永平侯府接收的那批所谓南货,实则为军械。”
“其最终目的地,极可能是房山深处。结合辽东军情,恐怕……永平侯不止在这一处藏匿军械。”
苏白深吸一口气,补充道。
“陛下,辽东事发,永平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