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品,尤其是那些信件,妥善看管,连同之前的证据,一并押送京师,这是撬开朝中黑手的关键。”
“下官明白!”
杨信应道,随即又露出笑容。
“还有一事,瓦剌大营今早开始后撤了!”
“斥候回报,绰罗斯部的主力骑兵已在拔营,看样子不像是佯动。”
苏白走到窗边,望向北方。
他轻轻吐出一口气,连日来的紧绷稍缓。
“大人,我们接下来……”
周虎问道。
苏白转身,目光清明。
“大同之事已了,黑鹰在此地的根基已毁,剩下的追查非一日之功。”
他继续说道。
“我等需尽快返京复命,这北疆的风,该往京城吹一吹了。”
数日后,苏白与周虎带着几名精锐护卫,押解着部分俘虏和装满证据的箱笼,启程返回京城。
大同总兵杨信亲自相送,直到城门外。
“苏大人此行,解我大同之围,揪出邪教祸根,杨信代满城军民,谢过大人!”
杨信郑重抱拳行礼。
苏白扶住他。
“杨总兵言重了,分内之事。”
“大同初定,百废待兴,安抚流民、肃清残敌、防范瓦剌反复,皆赖总兵辛劳。”
“望总兵谨守城池,不负陛下重托,下官定当竭尽全力!”
杨信肃然应道。
队伍离开大同,沿着官道向南行进。
沿途可见战争和瘟疫留下的痕迹,荒芜的田地,废弃的村落,偶尔遇到的流民个个面黄肌瘦,眼神麻木。
苏白看着这一切,心中沉甸甸的。
“大人,看这情形,北地民生凋敝,非一日可复啊。”
周虎在一旁低声道。
苏白微微颔首。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黑鹰之患虽暂除,然边镇积弊、民生困苦,仍是心腹大患。”
“此番回京,除了禀明邪教之事,这些情形也需让陛下和朝廷知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