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赵铁鹰利用地形巧妙周旋,打死打伤日伪军十余人后主动转移,避免了群众遭受报复。
转移途中,三班战士小刘因极度口渴,偷摘了路边瓜地里的一个西瓜,被老乡现。
赵铁鹰得知后,当着闻讯赶来的村民的面,严厉处分了小刘,并加倍赔偿了瓜钱。
“八路军…真的不拿群众一针一线啊!”
老乡们感叹着,眼神中的隔阂又消融了几分。
半个月后,支队通过帮助夏收、惩治小股散兵游勇、开办识字班,逐渐在几个村庄站稳了脚跟。
一批青年主动要求参军,地方党组织也开始与支队接上关系。
夜晚,赵铁鹰在新驻地——一个群众主动让出的祠堂里,借着油灯光查看地图。
河西区依然强敌环伺,保安团主力未损,日军据点虎视眈眈,土匪动向不明。
但他知道,最重要的第一步已经迈出:群众的天平,开始向八路军倾斜了。
“支队长,刚接到内线消息。”
李文书走进来,神色严肃,“保安团团长王大牙对我们恨之入骨,正密谋联合日军,想趁我们立足未稳进行围剿。”
赵铁鹰目光锐利地盯住地图上保安团驻地的位置:“看来,得找个机会,把这颗钉子拔掉了。”
他心中已有谋划,不是强攻,而是智取。
就像陈旅长常说的,政治攻势有时比机枪大炮更管用。
河西区的第一场硬仗,必须打得巧,打得狠,打出八路军的威风,更要打出民心所向。
窗外,月色如水,洒在这片充满希望与挑战的土地上。
赵铁鹰知道,真正的考验,才刚刚开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