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鬼子这次可是被彻底打懵了!”
老周则更关注情报细节:“没错,日军华北方面军司令部现在肯定乱成一锅粥了。
各地求援电报肯定像雪片一样飞向北平。
他们的兵力被分散拉扯,尾难顾。
这是我们前所未有的好局面!”
陈征站在地图前,目光深邃,缓缓地吸着烟。
巨大的地图上,以往被代表日军的蓝色箭头和封锁线层层包裹的红色根据地区域,此刻仿佛被无数支红色的利箭反向刺出,狠狠地钉在那些蜿蜒的交通线上。
他的心中,同样激荡着难以言喻的豪情。
作为一线指挥员,他比任何人都更清楚,动这样规模的战役,需要何等庞大的魄力、精密的筹划和全军上下万众一心的执行力。
他也为自己领导的清水支队能在这场大战中承担重要任务并出色完成,感到无比的自豪。
然而,他的目光并没有仅仅停留在那些令人振奋的胜利符号上。
他的手指点过地图上几个激战后的区域,包括鹰栖,缓缓道:“战果辉煌,前所未有。
这是我们八路军力量的展示,对全国抗战军民都是极大的鼓舞。
但是……”
他话锋一转,语气变得凝重:“你们看,我们的攻击重点,几乎全部集中在交通线上。
这说明什么?说明我们现阶段的目标,是瘫痪、是削弱,而不是战略决战。
我们打断了鬼子的骨头,但还没有能力一击毙命。”
他抬起头,看着政委和老周:“鬼子吃了这么大亏,绝不会善罢甘休。
他们的报复,很快就会到来,而且必然会更加疯狂、更加残酷。
总部肯定也预见到了这一点。
接下来的反‘扫荡’,将会是空前的艰苦。”
政委和老周脸上的兴奋稍稍收敛,点了点头。
胜利的喜悦之下,作为根据地的领导者,他们必须保持清醒。
“是啊,”
政委叹道,“百团大战,就像一场突如其来的风暴,狠狠打了鬼子一个措手不及。
但风暴过后,海面不会立刻平静,反而可能掀起更凶猛的巨浪来报复。”
“所以,”
陈征掐灭了烟头,目光变得锐利起来,“我们要趁着现在士气高涨,抓紧一切时间!
消化战果,整补部队,抢运缴获物资,特别是弹药和药品。
加群众疏散和坚壁清野的进度!
老周,你的情报网要全力运转,严密监控日军调动迹象,尤其是他们从正面战场和关外调兵的动向!”
“明白!”
老周立刻应道。
“要把总部的捷报和当前的严峻形势,同时传达给每一个干部战士!”
陈征对政委说,“既要让大家享受胜利的荣光,激斗志,也要让大家清醒认识到,最艰苦的考验很可能马上就要到来!
不能有丝毫松懈!”
命令迅被下达。
根据地如同一台高运转的机器,在胜利的亢奋与备战的压力下,更加高效地行动起来。
战士们一边兴奋地谈论着各处的捷报,一边更加卖力地擦拭武器、挖掘工事、帮助群众转移物资。
一种“我们创造了历史,更要守护好家园”
的使命感,弥漫在整个根据地。
电台依旧滴滴答答地响着,不断传来兄弟部队新的捷报,也隐约捕捉着日军频道里越来越频繁和焦躁的调兵指令。
百团大战的波澜,以其恢弘的气势,极大地提振了华北军民的抗战信心,震惊了日本朝野,也吸引了全国乃至全世界的目光。
它如同一座明亮的灯塔,在抗战最艰苦的相持阶段,照亮了前途,证明了力量。
而处于这波澜之中的清水根据地,在共享这份巨大荣光的同时,也已感受到了风暴来临前,那越来越近的低气压。
喜悦与凝重,自豪与紧迫,在这片土地上交织着。
所有人都明白,一场大战的结束,意味着另一场更加残酷战斗的开始。
他们刚刚见证了历史,而接下来,他们必须用更多的勇气和牺牲,去迎接历史的严峻考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