击。
量产前夕,陈征组织了最后一次实弹检验。
二十门"
雷公锤"
整齐排列在试验场,炮口统一指向三百米外的模拟碉堡——用石块和湿泥垒成的,顶部还架着个缴获的日军钢盔。
"
齐射!
预备——"
二十根拉火绳同时绷紧的瞬间,天地仿佛静止了一秒。
接着是震耳欲聋的轰鸣,整个岩洞都在颤抖,顶上的钟乳石"
簌簌"
落下尘土。
炮弹的呼啸声尚未消散,远处的模拟碉堡已经在一团团火光中分崩离析,钢盔被冲击波抛上十几米高空。
观测员挥舞着小旗狂奔回来,声音因激动而变调:"
全部命中!
碉堡主体坍塌!
破片覆盖半径设计指标!
"
欢呼声中,李铁锤却蹲在最近的一门炮旁,用耳朵贴着尚有余温的炮管。
常见状立即凑过去:"
后坐位移比预期小?"
老人点头,突然剧烈咳嗽起来,吐出的痰里带着血丝。
常正要喊医官,却被他铁钳般的手抓住手腕:"
听着,小子缓冲簧的钢丝要用油淬别学鬼子用水"
这句话成了"
雷公锤"
量产的最后一道技术难关。
当夜,兵工厂所有铁匠集体改进了热处理工艺,用棉籽油代替井水进行淬火。
最终测试时,缓冲装置寿命从最初的三十提升到一百以上。
批二十门"
雷公锤"
交付部队那天,兵工厂举行了简陋的"
出征仪式"
。
每门炮的炮管上都刻着太行山地形简图和李铁锤的私人印记——个带五角星的锤头。
高胜寒的特务营领走了十二门,剩余八门分配给各团的神炮手。
"
记住!
"
李铁锤挨个拍打炮管,像在叮嘱即将远行的孩子,"
打三就歇口气闭气环要常抹油雨天记得套油纸"
战士们庄重地点头,将老人的话连同火炮一起背上肩头。
常站在洞口,看着这支奇怪的队伍消失在晨雾中——他们扛着的不是普通武器,而是太行山岩石与怒火铸就的雷霆。
五天后,赵庄据点被连根拔起的消息传回兵工厂。
此役共射"
雷公锤"
炮弹二百四十,摧毁日军碉堡七座,毙敌百余。
最令人振奋的是,特务营用燃烧弹烧毁了据点粮仓,迫使残余日军仓皇撤退时踩中地雷,连队长也被击毙。
"
咱们的炮"
通信员激动得语无伦次,"
鬼子以为是苏联援助的新式迫击炮!
"
岩洞里爆出震天的欢呼。
李铁锤却悄悄转身,走向最深处的工作台。
台面上摊开着下一项设计——根据缴获的日军掷弹筒改进的轻型曲射炮,草图边缘写着一行小字:"
惊雷二号,专打鬼子装甲车。
"
常找到老人时,他正对着油灯打磨一个精巧的撞针。
灯光下,老人佝偻的背影与岩壁上巨大的影子形成奇妙反差,仿佛瘦小的躯体里藏着个顶天立地的巨人。
"
材料不够。
"
常轻声说,递过总部刚下的生产指标,"
下个月要优先造步枪。
"
李铁锤的手停顿了一秒,又继续锉起来:"
那就少睡会儿。
"
他吹去金属屑,突然露出缺牙的笑容,"
等惊雷二号响了,让鬼子也少睡会儿。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