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柔那幅画,被苏清雅小心地收进了她随身携带的素描本夹层里。
纸张轻薄,却仿佛有千钧重,沉甸甸地压在她的心口。
画上那五个明媚的笑脸与两个扭曲的阴影,在她脑海里反复交织,挥之不去。
傍晚时分,孩子们被工作人员带去进行一组简单的备采。
客厅里暂时只剩下林枫和苏清雅。
空气中流淌着一种紧绷的寂静。
夕阳的余晖穿过窗户,将房间切割成明暗交织的块面。
苏清雅站在窗边,望着外面逐渐暗淡的天光,背影显得有些单薄。
她深吸一口气,转过身,看向坐在沙上,面色沉静的林枫。
“那幅画……”
她开口,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干涩,“柔柔她……感觉到了。”
她不需要说得太明白。
他知道她在说什么。
林枫抬起眼,目光与她相遇。
他的眼神很深,像不见底的寒潭,表面平静,内里却涌动着冰冷的暗流。
“嗯。”
他应了一声,一个字,承载了所有的了然与确认。
“赵敏姐的担心,不是空穴来风。”
苏清雅走到他对面的沙坐下,双手交握放在膝上,指节有些白,“我们不能等到事情生。”
“不会生。”
林枫的声音不高,却带着一种斩钉截铁的笃定。
这不是安慰,而是一种陈述。
他看着她,继续说道:“我会留意。”
苏清雅紧绷的心弦,因他这句话,稍微松弛了几分。
她知道他的“留意”
意味着什么。
那不仅仅是普通的看顾,而是一种全方位的、高度警惕的防护。
“我的录制安排比较集中。”
苏清雅迅理清思路,“可以把空档期尽量调整到你的忙碌时段。
确保他们身边,至少有一个我们在。”
这是一种无声的分工,不需要过多讨论,源于共同要守护的核心。
“好。”
林枫点头。
短暂的交流后,两人陷入各自的思绪。
苏清雅拿出手机,开始快浏览自己的日程表,手指在屏幕上滑动,大脑飞运转,计算着如何最大限度地重叠彼此的守护时间。
她的眼神专注,带着一种母兽规划领地般的严谨。
林枫则闭上了眼睛,看似在养神。
但只有他自己知道,意识深处,那股名为【知识触类旁通】的能力正在悄然运转。
不再是针对具体的学科知识,而是将焦点转向了“儿童心理”
、“情绪安全”
、“潜在风险识别”
等相关领域。
无数碎片化的信息、研究报告、案例分析,在他脑海中以前所未有的度被提取、关联、整合,形成一套清晰的、适用于当前情境的防护策略与预警机制。
他学习的度快得惊人,仿佛一台高效运行的级计算机,在无声中构筑着理论的防线。
当他再次睁开眼时,眼底深处多了一些东西。
那是一种更深邃的洞察力,仿佛能穿透孩子们天真烂漫的表象,精准捕捉到他们细微的情绪波动和可能面临的无形压力。
孩子们回来了。
思雅像只快乐的小鸟,叽叽喳喳说着采访时的趣事。
思清还是那副小大人的模样,但眼神明亮。
思柔安静地靠在妈妈身边,玩着妈妈的衣角。
林枫和苏清雅交换了一个眼神。
无需言语,堡垒已然筑起。
接下来的时间,一切如常。
镜头前,他们依旧是那对默契、能力出众的父母,带着三个可爱聪明的孩子。
但在镜头之外,一些细微的变化正在生。
当孩子们在游戏区玩耍时,苏清雅会拿着一本书,坐在不远处的藤椅上,目光温柔地笼罩着他们,看似在阅读,实则警惕的雷达早已开启,不放过任何靠近孩子的陌生工作人员或是不明意图的打量。
当林枫需要单独与节目组沟通时,他会提前确认苏清雅或可信的工作人员在场。
他与人交谈时,站位总是巧妙地兼顾着孩子们的动态,那看似随意扫过的目光,却能将整个空间纳入监控。
思清和思雅或许隐约感觉到爸爸妈妈似乎比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