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头粉笔画引的讨论热度尚未消退,林枫的生活似乎按下了短暂的静止键。
没有录制,没有采访,只是一个普通的周末午后。
苏清雅带着思雅和思柔在客厅地毯上玩拼图,思清则窝在书房角落,对着他的电脑屏幕,小眉头微蹙,手指在键盘上敲打着一串串外人看不懂的代码。
林枫坐在书房的窗边,手里拿着一本关于声波可视化的书籍,目光却落在窗外辽远的天空。
那些纷至沓来的赞誉,那些不断拓展的领域,像不断汇入江河的支流,在他内心深处积聚、奔涌,寻求着一个新的出口。
就在这片宁静的喧嚣中,一个不同于往常的感知,如同深海涌动的暖流,悄然浮现在他意识深处。
没有刺眼的光芒,没有机械的提示音。
只有几行流转着微光的文字,带着亘古般的沉静,烙印在他的认知里。
【检测到多重艺术领域达到大师级认可度】
【“家的堡垒”
文化影响力持续深化】
【称号更新:“艺术大师”
】
【解锁新能力:“创意融合”
】
【创意融合】:打破艺术形式壁垒,可自由提取不同领域核心元素进行重组与再创造,衍生全新艺术表达形式。
信息流简洁而本质。
没有解释,没有说明书,仿佛这能力本就是他漫长积淀后,水到渠成生长出的一部分。
林枫合上手中的书,闭上眼。
脑海中,不再是孤立的音符或色彩。
钢琴的旋律线条可以如水墨般晕染,古筝的吟揉绰注能凝结成具象的笔触,街头粉笔的粗粝质感能与小提琴的高音区产生奇妙的共振。
它们不再是独立的个体,而是构成了一个庞大而有序的、等待被他重新编织的素材库。
他睁开眼,目光落在书桌一角,思清那台平板上闪烁的编程界面。
一个念头如同闪电划破夜空。
他站起身,走到思清身边。
“思清,”
他声音平和,“爸爸有个想法。”
思清从代码世界中抬起头,推了推眼镜。
“如果,爸爸创作一段音乐,同时对应生成一幅变化的画。”
林枫慢慢说着,组织着脑海中那个全新的构想,“音乐的音高、节奏、强度,实时驱动画面的色彩、线条和构图。
让声音被‘看见’,让绘画被‘听见’。
你能用你的程序,实现这种连接吗?”
思清的眼睛瞬间亮了,如同被点燃的星辰。
这不再是单纯的艺术或科学,而是一个极具挑战性的交叉课题。
“可以构建映射关系。”
思清语快了起来,带着兴奋,“音频信号输入,提取特征参数,定义转换规则,输出控制图形引擎。
需要建立数据库匹配音色与色彩情绪,节奏与线条动态……爸爸,你需要提供音乐和基础视觉元素,我来搭建桥梁!”
父子二人对视一眼,看到了彼此眼中同样的创造火焰。
接下来的几天,书房变成了一个奇特的实验室。
林枫沉浸在“创意融合”
的状态中,他谱写的不是传统的曲谱,而是一种同时思考声音与视觉的“综合草稿”
。
他调试着电子合成器,捕捉各种乐器最本质的音色粒子,同时也用数位板勾勒出对应的、抽象的视觉符号。
思清则完全沉浸在他的代码世界里,搭建着那个复杂的实时转换系统。
敲击键盘的声音和林枫试奏的片段性旋律交织在一起。
苏清雅偶尔端着水果进来,看着这对专注的父子,会心一笑,轻轻放下东西又退出去,不去打扰这片孕育着新生的土壤。
思雅好奇地扒着门缝看过几次,虽然看不懂,但觉得爸爸和哥哥在一起“造一个很厉害的东西”
,也很骄傲。
终于,在一个傍晚,系统初步搭建完成。
林枫坐在连接好的电子琴前,思清紧盯着电脑屏幕上等待被激活的图形界面。
苏清雅带着思雅和思柔也安静地坐在一旁,见证这个家庭协同创造的时刻。
林枫深吸一口气,手指落下。
一段空灵又带着电子颗粒感的旋律流淌出来。
起初是几个零星的、如同水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