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远处,张狗剩正帮着搬文物箱,他的脸上没了之前的油滑,多了几分踏实。
看到毛三走过来,他赶紧停下手里的活,挠了挠头:“毛队长,我之前犯的错,以后肯定改,再也不打文物的主意了。”
毛三拍了拍他的胳膊:“知道错就好,以后好好过日子,别再走歪路。”
张狗剩用力点头,又扛起箱子,快步走向马车。
齐军带着几个村民,正在给唐墓的入口砌石头墙——等文物运走后,这里要暂时封存,等省文物局派专业人员来做永久保护。
他砌得很认真,每一块石头都码得整整齐齐,像是在给父亲和老陈、王大柱砌一道安稳的屏障。
“齐军,歇会儿吧,喝碗水。”
村里的李婶端着水壶走过来,脸上带着歉意,“之前我还跟着刘权利瞎起哄,错怪你们了。”
齐军接过水壶,喝了一口,笑着说:“没事李婶,现在大家都知道文物是好东西,以后咱们一起保护它。”
中午的时候,文物装车完毕,满满三辆马车,每辆车上都插着“文物运输专用”
的小红旗。
毛三站在马车旁,和村民们一一告别。
刘权利的侄子刘建国走过来,手里拿着一个布包,递给毛三:“毛队长,这是我之前帮陈老二藏东西时,偷偷留的一块小陶片,现在还给国家。”
毛三接过布包,打开一看,是一块带着云纹的陶片,正是唐墓里的器物碎片。
他点点头:“知错能改就好,以后好好做人。”
郭维已经收拾好了行李,他把老陈的档案和鉴定报告仔细放进公文包,又回头看了一眼唐墓的方向。
毛三走过来,拍了拍他的肩膀:“走了,去县上坐火车,咱们的论文,还得赶紧写。”
郭维点头,两人并肩走上马车。
马车启动时,齐军和村民们都挥着手,喊着“以后常来啊”
。
郭维回头,看到青龙村的屋顶在晨光下泛着暖光,干涸的水库底仿佛还能看到那四座神兽的影子——这场跨越千里的骨谜,终于在这一刻,尘埃落定,而那些被掩盖的真相,也终于随着文物的出土,重见天日,被永远铭记。
(第四章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