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而一旦他现奢逆难以成事,局势不利,也会采取行动。
他会在我们尚未平定奢崇明之前,主动出击,直扑奢逆的根据地永宁等地。”
“这些人对于抓住机会、见风使舵的事,比谁都熟练。
生如此大事,他们不可能置身事外,也绝不会甘于人后。”
皇帝的话一针见血。
此时的确是左右逢源、两头下注的最佳时机。
若不能迅平定奢崇明的叛乱,安邦彦便会认为有机可乘,必定加入其中。
而一旦奢崇明败象初现,他又会毫不犹豫地反戈一击,用奢崇明的人头向朝廷邀功请赏。
无论如何,他都不会吃亏。
“陛下,臣认为水西安氏贸然谋反的可能性不大。
多年来,他们能维持地位与实力,正是因为他们懂得权衡局势。
无论在什么时候,他们都没有与朝廷正面冲突的先例。”
“况且二十多年前的播州之战中,安氏还曾立下大功。
当时他们都没有异心,如今怎会轻易反叛?”
秦良玉仍难以相信,一向精明老练的安氏会在如此关键时刻做出如此鲁莽的决定。
她认为,安氏在贵州的地位已经如同土皇帝一般,掌握着极大的权力。
何必为了一个虚无缥缈的名号,去冒如此大的风险?
倘若朱由校知晓秦良玉的心思,必定会说,野心是随着实力的增长而逐渐膨胀的。
就像安禄山,是历代外臣中权势最重者之一,不也最终反了唐玄宗?
皇位这种东西,凡是拥有实力和野心的人,谁不向往?谁不想坐上一回?
“秦将军善于用兵,朕自愧不如。
但若论洞察人心、判断局势的敏锐程度,朕确实胜过将军一筹。”
朱由校微笑着说道,不经意间又在臣下面前显露了一番高深莫测的姿态,仿佛世外高人一般,语气虽平静,却难掩自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