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力都在北方的后金身上,精锐部队也都调往辽东。
就连秦良玉手中最后的白杆兵,也全部北调。”
“别说是川蜀了,纵然是整个西南五省,能真正上阵打仗的精锐部队,加起来恐怕也不过数万人,而且分布零散,短时间内根本无法集结成军。”
“只要我们举起反明大旗,高声号召天下,再以重利相许,其余各族的土司必定纷纷响应。
到那时,我们占据西南,自立为王,与朱明分庭抗礼,不过是举手之劳。”
一切准备已经妥当,只差一声令下。
他彝族的族人为了摆脱官府的盘剥,早已倾尽所有来支持他的起兵大计。
族人受苦数十年,如今曙光在前,他岂能中途退缩?几十万族人的命运,正等他这个领去推翻那昏庸的朱明政权。
但奢崇明仍未下定决心,他内心隐隐不安,那种感觉前所未有,无法言喻。
“领可是担忧水西安氏不会如约出兵?”
张彤似看出他的顾虑,轻声询问。
“正是。
水西安氏虽与我族邻近,世代交好,可起兵造反非同小可。
若有他们相助,共同举事,必然更为顺利。”
“安氏在贵州地位尊崇,若他们一同起兵,川蜀与云贵便可尽收囊中。”
“岳父的忧虑确实有理,但以小婿看来,安氏也不是安分守己之辈。”
“上次岳父派人前往水西,与安邦彦密谈反明之事,他不是已经答应届时出兵相助,攻取贵州,牵制明军吗?”
“如今的他,恐怕正冷眼旁观,想看岳父起兵之后,朝廷作何反应,是否还能如当年平定杨应龙那般迅。”
“听你这意思,是把我们当了先锋。
他们心里,恐怕与岳父一般忐忑,而他们的准备,未必比我们少。”
“只要岳父一动,安邦彦那有野心之人,必定会顺势而起,加入这次反明之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