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明末文臣,仅凭口舌之能与虚伪表象,便远胜其他朝代同僚不知凡几。
朱由校将长刀顿地而立,双手按在刀柄之上,威严凛然地说道:
“朕的将领,朕自有判断,莫以为朕不知你们心中所图。
朕奉劝诸位一句,如今已非万历年间,岂能再凭巧言令色博取名声?”
“还有你这老东西,口出狂言毫无顾忌,事到如今仍在搬弄是非,真是不知死活。”
“朕言出法随,从不食言。
来人!
按察使武洪肆意污蔑,散布流言,在任期间假公济私,身为一省司法要员,竟胆敢以身试法,罪加一等!”
“依《大明律》,判处腰斩,尸体悬挂府衙三日,并诛三族!”
不待旁人开口求情,侍卫已迅将武洪拖出。
途中他嘶声喊冤,自诩无罪,却无人能救。
众臣见皇帝真要动刀,顿生寒意。
方才还在堂上高谈阔论之人,此刻皆噤若寒蝉。
待武洪的哭喊声渐渐消失,大殿中恢复了平静。
众官伏地,不再为同僚辩解,也无人如京中旧臣般指责皇帝决断。
朱由校端坐御座,静静凝视群臣,未急着宣判。
沉默终被吴一中打破,他挺身而出,高声质问:
“陛下仅凭一本无名账册与刁民一面之词,便施以重刑,岂非有意袒护二将?”
“此事若传扬出去,民心将作何想?若激起民怨,陛下又将如何收场?”
朱由校冷声一笑,语气中带着讥讽:
“无名账册?”
“至少比你们信口雌黄、颠倒是非来得可信。”
自他们在皇帝劝诫之下仍出言诋毁,他们的结局便已注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