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屋”最新网址:https://www.5czw.com,请您添加收藏以便访问
当前位置:笔趣屋 > 游戏竞技 > 大明铁血帝:吾乃天启,重塑乾坤 > 第207章 粮食问题

第207章 粮食问题(1 / 2)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页
好书推荐: 道骨仙锋谪世录 我的女友是个狐狸精 村医进城:谁动我老婆我干谁 无尽破限,我在高武天道酬勤 重生:谁说理综满分,不能是曲皇 穿越60年代,不留遗憾 血鹰 四合院穿成傻柱拜易中海为义父 王熙凤给林妹妹做娘? 七零,你结婚证上换名,我卧榻换人

朱由校采纳了群臣的建议,将脑海中一系列想法和部署暂时放下。

为了继续对老奴施加压力,他正式下旨,任命周兴武为山海关总兵官,率军驻守这一连接关内外的关键要道。

既然以辽阳、沈阳为核心的防御体系初步形成,后勤与通信自然也不能落后。

这一步也是进一步巩固朝廷对关外地区的控制。

那些在辽东世代盘踞的豪强地主,家底没有一个能经得起深查。

朱由校打算逐步清理这些人,换上自己信任的力量。

眼下,他还要面对一个棘手的问题——从辽阳、沈阳迁移到广宁、锦州等地的百姓多达数十万,如何保障他们的生计是头等大事。

长期依靠朝廷拨粮救济并非长久之计。

加之辽东气候严寒,百姓流离失所,缺乏稳定的住所。

短时间内尚可维持,时间一久,极易引动乱。

如此庞大的人口滞留关外,对如今的朱由校和大明朝廷来说,无疑是一种沉重的负担。

即便没有建奴或蒙古骑兵入侵,仅靠当地百姓耕种所得的粮食,远远无法满足需求,每年仍需从国库调拨大量物资予以支援。

“苦寒之地”

绝非夸大其词。

关外的自然条件并不适合农耕文明的展。

就连长期生活在此地的异族,都难以承受这种肉体与精神上的双重煎熬,更何况是从未经历过这般恶劣环境的汉人。

这也是历代王朝不愿大规模向外扩张的原因之一。

在这方面,不能一味责怪帝王无为或执政者保守。

对于农耕文明而言,打下来的土地若无法居住、难以耕种,便毫无价值可言。

明朝之所以放弃关外大片土地,除国力衰退、军备不足外,更关键的一点是无法动员百姓前往屯垦。

当年朱元璋为充实辽东人口,出台多项优惠政策,软硬兼施,耗费巨大精力才勉强让这片土地有了些人气。

即使如盛唐那般强盛,开疆拓土无数,许多地方依旧无法真正掌控,汉人数量稀少,反而引来大量异族迁入中原。

在对待边疆民族的策略上,大唐与大明大体相似,均采取“以夷制夷”

的方式,分化瓦解异族部落,自己则充当幕后操盘手。

结果却不尽如人意。

唐朝最终陷入藩镇割据的泥潭,明朝则养出了后金这个强大对手。

尽管唐朝名义上掌控了大片疆土,但并未真正实现有效的统治,反而将异族力量融入自身体系,为日后藩镇作乱埋下隐患。

唐朝之所以能维持几十年的版图扩张,除了国家财力雄厚之外,最根本的依仗,便是那些战力强悍的军队在背后支撑。

当中原政权声威日盛,曾经依附于大唐羽翼之下成长的外族,开始滋生出强烈的野心。

他们有的企图独霸一方,有的甚至觊觎皇权。

“安史之乱”

的爆,不是某一人的偶然行为导致,而是体制本身长期积弊的必然结果。

即使李隆基早逝二十年,没有杨贵妃,没有安禄山、史思明等人,类似的冲突仍会生。

因为一个政权无法永远保持巅峰状态。

疆域越辽阔,觊觎你的人就越多,任何一丝失误都可能成为崩塌的。

只要稍有松懈,实力稍有衰退,那些早已虎视眈眈的边镇势力便会抓住这稍纵即逝的时机,动猛烈冲击。

唐朝的强盛得益于包容与开放,但其衰败,也正源自这种过度的信任。

大唐尚能延续百年,而大明却不同。

朱棣一死,奴儿干都司迅衰败,至正统年间已形同虚设。

这并非朝廷不作为,而是两个时代的国力根本不在同一层级。

永乐年间,朝政清明、国库充盈、军队强盛,自然可以震慑四方。

但随着军力衰退与财政吃紧,大明对关外的控制力也日渐削弱。

那些原本臣服的部族,心中蠢动的欲望再次被点燃。

明朝君臣对外族的戒心远胜于唐朝。

除了朱棣和朱见深,其余皇帝几乎都对外族保持高度警惕。

或许正是因为看到了唐朝藩镇割据的教训,明朝才始终采取更为严厉的压制政策。

要在东北这片尚未开化的苦寒之地扎根生存,要解决的,就是粮食问题。

只有实现自给自足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笔趣屋网】 www.5c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页
新书推荐: 钢铁地球 我在东京签到打卡 千千的奇妙冒险 叶凡七个媳妇叶凡轩雨妃) 替嫁女童:舅舅宠我上瘾! 海贼之建立海贼家族 人在东京:开局一座时空门 小金历险记奇妙 海贼王之冰霜王座 重生何雨柱离开四合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