场兵变在史书中记录极少,因为很快就被压制了下来,也没有造成太大的后果,但规模其实不小。
那些从四川、湖广等地调来支援辽东的部队,将城中官员、将领全都围了个水泄不通,声称如果再不补他们五个多月的军饷,就与这些人同归于尽。
这些官员和将领看着那些已经红了眼的士兵,终于慌了神,连忙临时摊派到城中各户,勉强凑出了半年的军饷,这才把事态压下去。
可没过几天,这些参与兵变的士兵就消失了,对外宣称是与建奴作战全军覆没。
这些人为了从朝廷那里多捞些军饷,什么招数都用过:养寇自重、扩军充数、虚报名额,各种手段无所不用其极。
关宁军这支战斗力低下的队伍,在某些人嘴里竟成了大明最强的军队,还被说成是抵御建奴的中坚力量,简直是贻笑大方。
孙承宗一手提拔起来的袁崇焕更是被吹捧得离谱,成了比徐达、于谦还要厉害的人物。
甚至有人说,若不是袁崇焕被杀,清军根本打不进山海关。
他听到这些话差点没笑出声来,只能感慨某些人写得真是好,歪曲事实、篡改历史的本事堪称空前绝后,连《三国演义》在它面前都黯然失色。
在否定了孙承宗之后,几位大臣又接连举荐了三人,都是声望极高、又懂兵事的人。
但这些人并不是朱由校心中的理想人选,最终还是被他一一否决。
这几位大臣见推荐的人选都无法入天子法眼,也感到有些为难。
文武双全的人虽多,真正合适的却寥寥无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