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何况是如今思想保守、传统根深的大明。
朱由校也明白了,开启民智这条路,注定漫长艰难,可能要十几年甚至二十年才见成效。
但他有信心,在自己的努力之下,终会有所改变。
最难解决的农工教学问题总算有了眉目,朱由校也终于放下心来。
“大司马,立刻安排绘制地图,辽东与九边各军镇的地图必须齐备。
沙盘要尽量多做,若有困难,可去找英国公商议。”
大明虽不乏军事人才,培养起来不算难事,但朱由校要办的军学院,融合了地理知识,地图必须精准,误差要尽量小。
尤其讲师人选极为关键,目前还需仔细考察。
王在晋躬身领命:
“臣遵旨。”
三大书院学科已定,商学暂不考虑,医学则由皇帝直接定夺。
大明医学昌盛,名医辈出,其中最负盛名者便是万全(万全,字密斋)与李时珍,民间常有“万密斋的方、李时珍的药”
之誉。
万全曾被康麻子封为“医圣”
,可见其医术精湛,德行高尚。
此外还有张景岳、薛己等人,其中薛己尤受敬重,他对内外妇幼、本草诸科皆有建树,所着《保婴撮要》更是惠及天下妇孺。
另有一人常被忽视,乃太祖之子周定王朱橚。
他的皇室身份掩盖了其医学贡献,实则是中华医学史上被严重低估的一位大家。
医学教员一事,朱由校并未多费心力。
李长文已主动推荐了多位医官。
因他祖上乃李时珍,医学圈中,李家的地位自是不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