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但那是为了保障羽林军后勤所需,非到紧急关头,不会动用。
边镇兵马归兵部管,不是他朱由校的私军。
他自然不愿做那出钱出力却落不到好名声的冤种。
“届时我会再派一队锦衣卫归你调遣,务必将宣大地区的军队牢牢掌控在手中,防止他们表面答应、背后敷衍。
粮草供应也必须掌握在我们手里,先给点好处稳住他们。”
“我还会赐你尚方宝剑,凡是违抗军令、临阵退缩者,你可直接斩杀,用这些人头来震慑三军,树立大明军威!”
王在晋躬身回应:
“臣谢主隆恩,定不负陛下厚望。”
朱由校亲自将他扶起,语气坚定:
“虽是偏师,却能影响全局,关键在于你如何把握。”
“届时,朕的御旗会留在密云城,用来吸引林丹汗来攻。
张家口距离太远,他不会舍近求远,定先攻我古北口一路。
你到时候要随机应变。”
朱由校扫视在场众人,每个人眼中都透着期待。
他笑着开口:
“现在古北口一路主将空缺,你们之中谁有胆量站出来一试?”
虎贲营参将周兴武跨前一步:
“陛下,臣愿请缨,承担此任,绝不让陛下失望!”
周兴武年过五旬,已是高龄,前半生都在孝陵守陵,从未上过战场。
这次机会难得,他不愿错过,只为对得起“将军”
之名。
朱由校点头:
“爱卿年虽长却志不衰,朕甚欣慰。
但你还有更重要的任务。
朕不能保证你能建功立业,但或许会有意外收获,不知你是否愿意?”
周兴武略显疑惑:
“陛下所指是?”
朱由校轻声道:
“留守密云。”
留守密云?众将面面相觑,不解其意。
唯独王在晋露出一丝了然的微笑。
“刚刚我说过,朕的御旗会留在此地。
林丹汗若得知,会不会想着直取密云,擒朕于城中?”
“也许他不会来,是朕多想了。
但如果他真的来了,又会如何?”
朱由校看着周兴武问道:
“你,敢不敢赌这一局?”
周兴武毫不犹豫,单膝跪地:
“誓死完成使命!”
“好。”
朱由校目光沉稳,“但正因为是赌,朕只能给你五千步军驻守此城。
这里是我军后勤重地,责任重大。”
“若林丹汗真率大军来袭,你记住,必须坚守待援。
鞑子多为骑兵,缺乏攻城器械,哪怕数万大军围城,只要你守在城中,守住十日不在话下。”
“臣明白,遵旨。”
朱由校再次环顾四周:
“还有谁愿站出来?”
众将依旧沉默。
王在晋上前一步:
“陛下,臣以为兵部右侍郎杨嗣昌可担此重任。”
一旁的陈奇谕立刻追问:
“辅臣为何如此认为?”
杨嗣昌是朱由校亲自提拔起来的,越级连升数级,朝中对他知之甚少。
不说他是否懂得军事,就是过往的政绩,也实在拿不出手。
“王爱卿所言正合朕心!”
“陈爱卿,杨嗣昌眼下虽无显赫功劳,但此人朕了解,唯有他能担此重任。”
陈奇谕不好再争辩。
自从陛下登基以来,用人眼光从未出错,就连“动手”
的决定,也从没冤枉过人,全是对那些贪官污吏下手,仿佛真有神助。
杨嗣昌低声回应:
“陛下,臣恐怕难以胜任。”
“这一战至关重要,若辜负圣恩,臣万死难辞其咎。”
此时的杨嗣昌年仅三十出头。
在那个时代,对多数士大夫而言,仍属“年轻人”
,毕竟仕途才刚刚起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