堂瞬间炸开。
“陛下,即便刘公有罪,也应由三法司会审。
厂卫惯会屈打成招,刘公年事已高,恐遭不测。”
“陛下,祖制规定士大夫不受刑,如今却要将刘公下狱,难道陛下要违逆祖宗之法?”
明朝的文官们总爱把祖宗的制度挂在嘴边,只要皇帝稍有动作,他们就搬出祖制来搪塞。
而皇帝偏偏又没有魄力,连廷杖都不敢施行,结果助长了他们的嚣张气焰,甚至展到以骂皇帝为荣的地步,皇权被严重削弱。
“你们还在为他们求情?不如先想想怎么保住自己吧。
魏忠贤,把他们的罪状公布出来!”
魏忠贤展开卷轴,高声宣读:
“经查,尚宝司丞吴尔成、少卿黄正宾、礼部主事贺浪、翰林院简讨顾锡畴、礼部员外郎周顺昌、张光前等二十一人,与张袁等人勾结,陷害封疆大吏,贪赃枉法、欺压百姓,结党营私!”
这些人几乎涵盖了之前所有为刘一燝求情的大臣。
听闻皇帝还要对他们动真格的,几人冷汗直冒,脸色白。
朱由校看着他们这副模样,心中厌恶至极。
如此软弱无骨的人竟掌握朝政,大明不衰败才怪。
“既然你们口口声声讲祖制,那就按太祖爷的《皇明祖训》来办。
官员贪污六十两银子以上者,剥皮实草!
再加上其他罪行,抄家流放!”
“陛下不可!
此等行为与商纣有何区别?就算陛下要惩治,也不应动用如此酷刑。
何况刘一燝乃内阁次辅,请陛下三思!”
王象乾虽是皇帝的人,但“剥皮实草”
实在太过残忍,无论是当下还是朱元璋时期,都极为罕见。
虽说朱元璋以严刑峻法治贪,但真正被剥皮实草的,也就只有谋反的蓝玉一人。
见王象乾出面劝谏,一众官员顿时有了底气,纷纷站出来附和。
王在晋也上前一步:
“陛下,元辅所言极是。
剥皮实草太过残酷,有损陛下圣名,天下士人将如何看待此事?请陛下为江山社稷着想,三思而行。”
朱由校理解他们,毕竟儒家思想根深蒂固,而如今的大明也还没到非用酷刑不可的地步。
于是他改判为凌迟。
这次,无人再敢求情。
刘一燝整个人瘫软无力,被两个缇骑架着拖出了大殿。
他万万没想到,堂堂三朝老臣、内阁大学士,竟会落得这般下场。
殿中鸦雀无声,无人敢再出声,生怕被皇帝盯上,成了下一个出头鸟。
人终归是怕死的,不论身份高低。
对于这些满口仁义道德却只知争权夺利的文臣,就必须定期杀一批,才能让他们认清现实……这天下,谁才是真正的主人。
“还有一件事要宣布。
朝中空缺官员不少,需要填补。
朕已与内阁及六部商议完毕,今日一并宣布。”
王朝辅手持圣旨,上前三步,朗声宣读:
“陛下圣旨!”
“奉天承运皇帝,敕曰:任命王绍微为吏部尚书,周应秋为吏部左侍郎,陈奇瑜为吏部右侍郎!”
“薛贞任刑部尚书,阎鸣泰出任顺天巡抚,并兼任刑部左侍郎,倪文焕为左都御史,霍维华为太常寺卿,梁梦环为太常寺少卿,许志吉任大理寺正,吴淳夫任工部右侍郎,杨嗣昌为兵部右侍郎!”
四品以上官员的任命基本完成,其余职位朱由校暂时不再过多插手。
眼下最重要的是掌握高层权力,下面的官员一时半会儿顾不上,由吏部提交名单,他批个红字即可。
“内阁还缺一位辅臣,朕有意让兵部尚书王在晋加大学士衔,入阁为辅臣,诸位卿家意下如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