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番激战让敌军元气大伤,仅余千余人尚可作战,已接近极限。
一名新任甲喇额真指挥敌军边战边退,而明军士气正盛,穷追不舍,展开全面追杀。
敌军大部再度陷入重围,遭明军围歼,仅余不足八百骑突围逃走。
此战明军伤亡亦近四千,贺世贤所率五千骑兵损失过半,已无力继续追击。
他急忙派人向熊廷弼报捷,自己则指挥残部迅搜集尚可使用的战马、甲胄与兵器,并割取敌军级……此战功绩,足可震动朝廷。
“贝勒爷,让奴才率三千旗丁出击,定将这群明军击溃!”
“不可轻举妄动。
领军之人是熊蛮子,非寻常将领可比。
派几千人前去,不过是白白送命。”
黄台吉遥望对面的明军阵列森严,一时不敢轻举妄动。
正如他之前所说,这支明军与以往所见不同,确实有些军容气象。
就算他能击败熊廷弼,两红旗的损失也必然惨重。
建奴人丁本就不多,他绝不会做那种拼掉敌我精锐的傻事。
他在等镶黄旗的两个甲喇从背后突袭。
一旦得手,胜负大局便可定下。
“台台,贺将军大胜,斩杀敌军数千,后方已无威胁。”
“好,立刻传我军令,全军分批轮替撤退。
李景升,你带三千兵马火与贺世贤汇合,在山林外准备放火烧林。
另派人快马通知李秉城,让他领兵出堡接应。”
虎皮驿已是无暇顾及。
熊廷弼眼下唯一目标,就是保住这二万多骑兵安然退回。
他亲自留下指挥,明军开始有序后撤。
这地方太开阔,完全是骑兵驰骋的战场。
明军战力本就不如建奴,人数又少,硬拼毫无胜算。
山林小路狭窄,最多只能容十骑并行。
只要退入林中,尚有一线生机。
只要建奴骑兵无法大规模展开,便还有机会脱身。
明军的调动,对面建奴自然看在眼里。
“贝勒爷,明军开始后撤,旌旗在动。”
黄台吉见状,立刻明白明军意图。
他毫不迟疑,亲率两红旗人马疾驰冲阵。
“台台,建奴杀来了,如何应对!”
“稳住,不要乱。
弓弩准备,等他们到八十步内,听我号令齐射。”
当建奴进入射程,熊廷弼立即下令放箭。
明军有弓弩,建奴也有,而且建奴的弓力更强。
明军箭矢难破重甲,而建奴破开明军甲胄却相对容易。
待敌军冲至三十步内,明军大部分已撤入林中,只剩两千余人还在林口。
熊廷弼果断下令全军后撤,从灌木丛与林间穿行,逐渐靠向官道,同时有意引诱建奴追击。
最后能生还多少,他已不敢细想,但这也是他能做的极限。
“别理会这些残兵,随我从大道追击明军主力,活捉熊廷弼!”
黄台吉根本不把这些人放在眼里。
他亲自带领正白旗八牙喇冲锋在前,紧咬熊廷弼不放。
“台台,黄台吉逼近了,台台先走,我来断后!”
熊廷弼的亲兵护卫率百余人向建奴白甲兵起反扑。
狭窄山道中,即便白甲兵骁勇,一时间也无法击溃他们。
足足拖延了半刻钟,为熊廷弼争取了宝贵时间。
而林外接应的贺世贤焦急万分,早已备好柴火与火油,只等熊廷弼现身。
大部分明军士兵已经突围而出,贺世贤却迟迟没有等到熊廷弼现身。
他几乎忍不住要亲自率兵返回寻找。
“贺将军,熊经略马上就到,快,点燃火把!”
听到这话,贺世贤心头一松,立刻命令士兵点火照明。
辽东寒风刺骨,但在干柴与火油的帮助下,火光很快窜上了天际。
此时的黄台吉因先前被阻挡,早已被熊廷弼甩出一大截。
他远远望见天空中浓烟滚滚,立刻意识到情况不对,大声下令:
“明军有埋伏,后军立刻撤退,其他人随我冲过去。”
熊廷弼一出树林,便策马飞奔,完全不顾后方追兵。
那些人已经追不上了。
黄台吉走出林地,只能看到明军远去的背影。
他心中暗叹,熊廷弼果然难缠。
“安佳和八雅拉去哪儿了?我要亲手斩了这两个废物!”
安佳和八雅拉是负责绕后突袭的两位将领。
若非他们耽误战机,今日便可将这支明军尽数歼灭。
“四贝勒,我们在平原现了大量尸体,明军和我军的都有。”
明军撤退匆忙,只来得及收集部分战利品,将建州士兵斩带走。
黄台吉赶到现场,只见满地尸骸,除了明军之外,其余皆无头颅。
不用多想,安佳等人必然在此遭了毒手。
“四贝勒,八雅拉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