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远考虑。
如此变通,不就是为了给更多学子机会?你可知天下多少读书人日夜期盼着能参加会试?”
徐光启见状也站出来支持,不能让陛下一人承担压力。
戴彭心中暗骂,嘴上说得好听,实际上名额还是那么多,不过是多些人去陪考罢了。
见戴彭沉默,一名御史接着说道:
“陛下即便如此,也应沿用旧制,恢复官学、军学、民学!”
“岂有此理!
若真恢复三学,与国子监有何区别?那皇明学院不过是换个名号罢了。”
“我看恢复三学只是幌子,真正目的是恢复官学制度!”
王象乾毫不留情地揭穿了对方的真实意图,那御史顿时语塞。
因为他所言正是对方的目的。
官学制度牵涉的是他们的后代能否继续走科举之路,入朝为官。
王象乾一向坚定支持皇帝,这早已不是秘密。
戴彭冷笑回应:
“元辅此言差矣。
三学乃太祖所立,我等岂能轻易废除?”
内阁次辅徐光启随即反驳:
“你要明白,学院与国子监本就不同。
学院自然不应照搬旧制,何来违背太祖之制一说?”
“陛下创办的学院,是给普通百姓家的孩子更多机会,让天下读书人都站在一个公平的位置上,不是为了给某些人开后门!”
这一句话落下,对方彻底没了声音。
徐光启已经把话说到这个份上,他们实在找不出理由再争辩。
见他们不再反驳,朱由校觉得是时候正式宣布了。
他看了王朝辅一眼,做了个手势,然后闭上眼,继续沉默。
王朝辅立刻会意,拿起一卷文书,高声宣读,那是皇明学院六大门科目的具体内容。
等念完之后,朱由校语气平静地问:
“学院的运行机制和各项制度,都听明白了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