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在这个敏感时候启动,会不会反而让外界觉得…”
陈明远斟酌着措辞,显得很替王磊考虑。
“觉得什么?觉得我心虚?还是觉得我试图掩盖?”
王磊打断他,声音不高,却带着千钧之力,“明远同志,我们做事,光明磊落!
有问题就查问题,没问题就还清白!
遮遮掩掩,反而授人以柄。
复核的目的,是给组织一个交代,也是给历史一个交代,更是给矿务局那些真正为棚改付出心血的同志们一个交代!
你只管放手去做,我要的是真相,是经得起检验的铁的事实!
记住,复核小组的成员,必须政治过硬、业务过硬、作风过硬!”
陈明远看着王磊那双深邃而坚定的眼睛,心底那点盘算仿佛被瞬间洞穿。
他收敛了所有试探,郑重地点头:“明白了,王厅长!
我亲自担任复核小组组长,立刻抽调最可靠的人员,严格按照您的要求,客观、公正、全面地进行复核!
保证过程经得起任何检验!”
“好。”
王磊点点头,“去吧。
北岸新区的项目整改方案,下午下班前我要看到初稿。”
陈明远应声退了出去。
办公室门关上,王磊脸上没有任何表情。
陈明远的态度在他意料之中,此人圆滑谨慎,此刻绝不会轻易站队,只会选择最稳妥的“公事公办”
。
让他主持复核,既是对他的一种试探,也是将其暂时纳入可控轨道的一种手段。
---
风暴并未因王磊的沉稳应对而停歇,反而在看不见的暗处加酝酿。
就在王磊部署内部复核的同一时间,城市另一端一间私密性极佳的茶室里,烟雾缭绕。
周海平脸色阴沉得能滴出水来,手指烦躁地敲击着昂贵的红木桌面。
“姓王的!
好一招以退为进!
主动搞内部复核?他这是想把水搅浑,把主动权握在自己手里!
妈的,刀都架到他脖子上了,他还能这么稳?”
他对面坐着一个穿着考究夹克衫的中年男人,正是之前被陈明远介绍过的省工信厅分管运行协调的副处长马东升。
此刻的马东升,脸上那标志性的恭敬笑容早已消失,取而代之的是一种精明的算计和隐隐的忧虑。
“周主任,王磊这个人…跟以前那些真不一样。
矿务局那地方,是真正在血与火里淬炼出来的。
您看他在省里会议上的表现,寸步不让,句句砸在点子上,连副省长都被他拿话架住了。
这次举报,他反应这么快,这么硬气…恐怕效果…未必能如我们所愿啊。”
“效果?我要什么效果?我就是要他乱!
要他自顾不暇!”
周海平低吼道,“只要他被调查的阴影笼罩住,哪怕只是配合调查,他在厅里的威信就会大打折扣!
北岸新区的项目,就有回旋的余地!
恒力重工那边快顶不住了,再拖下去,拔出萝卜带出泥…你我都清楚后果!”
他眼中闪过一丝恐惧。
马东升压低了声音:“周主任,举报信的材料…虽然做得精细,但毕竟是‘做’出来的。
矿务局那边,钱明那帮人是王磊的死忠,铁板一块,他们肯定会全力反击。
王磊又主动要求厅内复核,陈明远那个人滑不留手,未必会按我们的想法走…万一复核结果对他有利,甚至反过来查出举报材料的问题…那可就…”
“没有万一!”
周海平猛地掐灭烟头,眼神凶狠,“材料有问题?那就让它变成‘没问题’!
矿务局是铁板?那就找它的裂缝!
钱明?哼,他也不是圣人!
他小舅子当年在棚改项目分包工程的事,你以为真能瞒天过海?找人,把风放出去,就说举报信里提到的‘优亲厚友’,钱明也脱不了干系!
把水彻底搅浑!
让矿务局内部先乱起来!
只要他们内部有了杂音,有了猜忌,王磊的‘清白’就不那么牢靠了!
还有,盯着陈明远那边的复核小组,必要的时候…你知道该怎么做!”
马东升心头一凛,知道周海平这是要下死手了。
他犹豫了一下:“周主任,这…风险太大了。
王磊现在就像块烧红的铁,硬碰硬,容易烫伤自己啊。”
“烫伤?”
周海平出一声短促而阴冷的笑,“不把他彻底按下去,我们就不只是烫伤,是粉身碎骨!
去做!
做得干净点!
记住,我们没有退路了!”
---
省工信厅厅长办公室。
王磊刚刚签批完一份关于加快“磐石”
国标在中小型机械制造企业落地试点的文件,内线电话再次响起。
这次是矿务局现任局长钱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