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的人,那眼神…简直像看贼!”
郑毅没接话,将一杯泡好的茶推到老王面前,动作依旧从容,眼神却像深潭,不起波澜。
“喝茶,定定神。”
他声音平和,“仓库的事,拔出萝卜带出泥,在所难免。
你们几个,屁股底下干净不干净,自己心里最清楚。”
这话像一盆冷水,浇得三人瞬间哑火,脸色更加难看。
“不过,”
郑毅话锋一转,端起自己的茶杯,轻轻吹了吹,“王磊年轻气盛,手段太急太硬。
新规是好,但也不能不问青红皂白,一棍子打死一片。
仓库出了事,就怀疑所有采购口的人?清查搞得风声鹤唳,人人自危,工作还怎么开展?井下生产还要不要保障?”
他放下茶杯,目光扫过三人,“尤其是现在,西六那边听说顶板淋水异常?正是需要后勤保障有力、物资供应及时的时候!
他这么搞,万一影响了井下安全生产,这责任,谁担得起?”
老王几人交换着眼神,似乎捕捉到了点什么。
“郑局,您的意思是…”
后勤处那名干部试探着问。
“没什么意思。”
郑毅摆摆手,语气淡然,“就是替矿务局的前景担忧啊。
新规落地,需要时间,需要磨合。
可王磊这样搞法,等于是在原本就不稳的根基上硬砸重锤!
技术干部人心惶惶,采购供应几近停滞,现在井下又出现险情征兆…这些都是隐患!
巨大的隐患!”
他身体微微前倾,声音压低,带着一种推心置腹的沉重,“矿务局几千号人的饭碗,不能系在一个人的刚愎自用上!
出了问题,受害的是全体职工!”
他顿了顿,看着三人眼中升起的怨气和某种被鼓动起来的“责任感”
,缓缓道:“你们几个,都是矿务局的老人,在各自岗位上没有功劳也有苦劳。
现在被这样对待,心里有怨气,正常。
但光怨没用。
得让上面听到真实的声音,看到真实的隐患!
不能任由他这样蛮干下去了!”
郑毅从旁边拿起一个不起眼的文件袋,推到桌子中央:“这里有些材料,是关于近期新规推行过程中,因为流程僵化、清查过滥,已经影响到井下安全生产和后勤保障的具体事例,还有部分技术干部、老工人的担忧和意见。
你们看看,是不是实情?”
老王三人狐疑地拿起文件袋,抽出里面的材料翻看。
里面列举了一些因为采购流程卡顿导致井下急需配件延迟到位、因为清查导致某些岗位人心浮动影响效率的“事实”
,甚至还有几份措辞忧虑、暗示新规过于激进可能引安全风险的“匿名”
意见书。
材料组织得颇有条理,看似“客观反映问题”
。
“这…”
老王看着材料上关于劳保科采购流程“被严重拖沓”
的描述,眼睛亮了一下。
“东西是真的,担忧也是存在的。”
郑毅的声音带着一种蛊惑性的力量,“矿务局不是王磊一个人的矿务局!
为了大局,为了几千职工的生计和安全,有时候,需要有人站出来,向上级领导部门,客观、真实地反映一下情况。
让领导知道,基层的真实声音是什么!
改革的步子,不能太急,更不能乱!
尤其是现在井下有险情的时候,稳定压倒一切!”
他目光灼灼地看着三人:“你们几个,都是亲身经历者,最有言权。
联个名,把这些真实情况反映上去,不是为了个人恩怨,是为了矿务局的长远展和全体职工的利益!
这也是你们这些老同志,对矿务局负责任的表现!”
老王握着那份材料,手微微抖。
材料里那些“事实”
,有些是实情,但被放大了;有些“担忧”
,则完全是诱导性的暗示。
他明白郑毅的用意——借他们的手,借“基层声音”
和“安全风险”
这两面大旗,向上告王磊的状!
搅浑水!
给王磊制造压力甚至麻烦!
一股寒意夹杂着一种被推到前台当枪使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