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山市公安局局长。
敲门声响起。
周卫国走了进来,手里拿着一份文件,脸上带着一丝复杂的神色。
“李局,省厅和市委组织部的联合通知。”
周卫国将文件递过去,“关于你的正式任命。
还有…方书记的。”
李国华接过文件,快扫过关于自己的任命,目光随即落在下方:
“…经省委研究决定,任命方同舟同志为长山市委委员、常委、书记。
免去其省纪委副书记职务(保留正厅级待遇)。”
尘埃落定。
方同舟,这位在风暴最猛烈时孤身赶回、力挽狂澜、最终亲自坐镇长山的老人,正式成为了这座伤痕累累城市的新掌舵人。
这个任命,既是对他功绩的肯定,更是一种沉甸甸的责任——带领长山走出泥潭,抚平创伤,重建秩序。
李国华放下文件,长长舒了一口气,眼中却并无太多轻松:“方书记…担子更重了。
长山百废待兴,人心浮动,上面挖出的毒疮太深,下面遗留的问题堆积如山。”
“是啊,”
周卫国深以为然,“腐败网络虽然被连根拔起,但留下的烂摊子…矿区的稳定,下岗工人的安置,被破坏的营商环境,还有…那些在这次风暴中受到惊吓、甚至无辜波及的普通干部…安抚人心,重建信任,比抓人更难。”
“再难也要做!”
李国华站起身,走到窗前,望着楼下沐浴在阳光中的城市,“把该抓的抓干净,把该追的追回来,把该补偿的补偿到位!
用行动告诉他们,长山的天,是真的亮了!
不是换一拨人继续在阴影里耍把戏!”
他的声音斩钉截铁,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决心。
“王磊那边…”
周卫国提起这个名字,语气沉重,“方书记的意思…他这次立下的功勋…远非寻常…”
李国华的眼神瞬间变得无比复杂,有敬佩,有痛惜,更有一种沉重的责任感:“我知道。
他的事…等他能醒过来,等身体情况再稳定些,我会亲自向方书记和省委汇报。
该给他的荣誉和交代,一分都不会少!
但前提是…他得活着!
得…好起来!”
两人都沉默了。
窗外阳光灿烂,但他们都清楚,那个躺在医院病床上、用生命点燃这场燎原之火的年轻人,他的黎明,才刚刚开始,前路依旧布满荆棘与未知。
省委小会议室。
气氛肃穆庄严。
方同舟换上了一身崭新的深色西装,头梳理得一丝不苟。
虽然眉宇间难掩疲惫,但那双眼睛,却比任何时候都更加深邃、明亮,如同洗尽铅华的星辰。
他站在省委主要领导面前,神情平静而坚定,接受着组织的谈话和任命。
“…同舟同志,长山的情况,省委非常清楚。
这是一副重担,也是一次考验。”
省委书记的声音沉稳有力,“赵明远、孙启明等人的案子,震动全省,影响极其恶劣。
中央高度重视,中纪委正在深挖彻查。
长山是风暴眼,也是未来的希望所在。
省委相信你,相信你能带领长山市委班子,稳定局面,肃清余毒,凝聚人心,尽快恢复社会秩序和经济活力,把长山真正建设好!”
“请省委放心!”
方同舟的声音不高,却字字千钧,带着一种穿透人心的力量,“我深知责任重大。
长山的伤疤,是腐败留下的,也是我们工作不足的教训。
我向省委保证,一定团结带领市委一班人,以刮骨疗毒的决心,彻底清除赵明远、孙启明等腐败分子遗毒!
以重建家园的担当,全力解决矿区工人安置、营商环境修复、干部队伍重塑等紧迫问题!
以对历史和人民负责的态度,将这次惨痛教训转化为推动长山长远健康展的制度保障!
让长山的天,不仅亮起来,更要蓝起来,长久地亮下去!”
他的话语没有豪言壮语,只有沉甸甸的承诺和清晰的路径。
省委领导们相互交换了眼神,都看到了对方眼中的肯定和期许。
谈话结束。
方同舟在工作人员的陪同下走出会议室。
他没有立刻离开省委大楼,而是走到走廊尽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