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想着摆这么大摊子?眼下生意是还成。
可这生意能火多久?万一哪天别人也琢磨出来了,或者吃腻了,卖不动了咋整?到时候咱们自家咬咬牙还能挺过去,顶多少赚点。
可要是雇了人,那就是白纸黑字的工钱!
一天做不出来,就得付一天的钱!
那得多大开销?赔得起吗?”
她越说越觉得心惊肉跳,仿佛已经看到了作坊倒闭、工钱不出、家里债台高筑的凄惨场景。
舒玉早就料到阿奶会担心成本,立刻辩解:
“阿奶,成本我们可以算的!
雇人的工钱可以从多生产的面饼利润里出啊!
咱们卖得多,赚得就多,怎么会不出工钱呢?而且咱们可以慢慢来,先少雇几个人,试试看嘛!
总比把阿奶和娘亲她们累坏了强吧?”
她又看向杨老爹,希望得到支持:“阿爷,您说是不是?咱们不能光看着眼前这点活儿,得往长远了想。
这面条生意做好了,说不定比包子铺还赚钱呢!”
然而,一向开明甚至有些纵容她的杨老爹,这次却没有立刻表态。
他吧嗒吧嗒地抽着烟,浑浊的目光透过袅袅青烟,看着小孙女那急切又充满期待的小脸,缓缓开口道:
“玉儿,你想帮衬乡邻,是好事。
觉得家里忙不过来,想分担,也有心。”
他的声音依旧嘶哑平静,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沉稳,
“但是,步子迈得太大,容易摔跤。
咱们家如今看着是进了几笔钱,可修宅子、买人口、日常嚼用,花销也大。
这面条生意,看着红火,终究还是新鲜玩意儿,能红火多久,谁也说不好。
齐胖子那人,精明太过,与他做生意,更要留足后手。”
他顿了顿,语气加重了些:
“办作坊,雇人手,这不是小孩子过家家。
签了工,立了契,就是责任。
生意好时自然皆大欢喜,若是生意有波折,你让那些指着这份工钱养家糊口的人怎么办?咱们杨家又该如何自处?不能只想着好处,不想着风险。
眼下,还没到那个地步。
家里的活,挤一挤,加加班,总能做完。
等这生意真的做稳了,做大了,再考虑扩张不迟。”
这番话,如同兜头一盆冷水,浇得舒玉透心凉!
她没想到,连最支持她的阿爷,这次也站到了反对的一面!
而且理由如此充分,如此……难以反驳!
她张了张嘴,还想再争取:“可是阿爷……机会不等人啊!
万一别人也琢磨出来了……”
“那就让他们琢磨去。”
杨老爹打断她,语气依旧平淡,却带着一种历经世事的通透,
“手艺是偷不走的根本。
咱们稳住自己的质量,比盲目扩张更重要。
玉儿,你最近心思太活络了,这是好事,但也要沉得住气。
有些事,急不得。”
连番受挫,舒玉只觉得委屈又憋闷。
她感觉自己那些“功德值”
、“未来规划”
、“帮助乡邻”
的大道理,在阿爷阿奶务实又谨慎的经验面前,显得如此苍白无力!
她的小脸垮了下来,眼圈微微红,倔强地站在那里,不肯放弃,却又不知该如何说服这两个“油盐不进”
的老人家。
颜氏见老头子了话,心里更踏实了,也附和道:“就是!
听你阿爷的没错!
咱们庄户人家,求的就是个稳当!
别整天想些悬空八只脚的事情!
老老实实把眼前的活儿干好是正经!”
连一向最支持她的阿爷都这么说!
舒玉的心一下子凉了半截。
她没想到老两口的态度如此一致,而且如此坚决!
“可是……阿爷,阿奶!
机会不等人啊!”
舒玉急得跺脚,试图做最后的努力,“齐叔那边等着要货,军中也可能加单!
咱们自己根本做不过来!
眼睁睁看着钱溜走吗?而且帮衬乡亲也是好事啊!
咱们杨家现在日子好了,拉拔一下乡里乡亲,不是应该的吗?名声也好听啊!”
“名声能当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