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
“我那两个挨千刀的嫂子!
说咱家靠包子秘方横财,非要我交出来!”
说着抄起针线筐就要扎小人,
“当年我出嫁时她们克扣嫁妆,如今倒有脸”
原来颜氏刚进娘家院门,大嫂就捏着嗓子嚷:
“哟,财人家回门就带这点东西?”
二嫂更绝,直接掀开包袱:
“这布料怕是县丞府赏的下脚料吧?”
颜氏未出嫁前在家里也是千娇百宠的,哪里受得了这样的气?她忍不住回嘴:
“今年的节礼和年礼是往年的翻倍不止了,嫂子还有什么挑的!”
“打讨吃鬼呢?”
大嫂叉着腰,
“听说你们在县里日进斗金,这等的好事怎么想不起来娘家呢?”
颜氏的阿娘看女儿好不容易回来一次,一直忙着打圆场。
可颜氏的两个嫂子却不依不饶,竟演起了双簧。
大嫂捏着嗓子说:
“仙儿这手艺定是偷学咱娘腌菜的方子!”
二嫂更绝,抱着三岁小儿抹眼泪:
“可怜我们小孙孙一年到头也吃不上一个鸡蛋”
颜氏一阵无语,认真的说道:
“没啥秘方,就是踏踏实实的做包子,不偷工减料而已。”
两个嫂子都不信,大嫂更是直言:”
“仙儿,你的手艺是颜家教的,按理说这方子合该拿出来给颜家赚银子。”
颜家二哥,蹲在门槛上闷声道:
“妹子,都是跟咱娘学的手艺,要不你教教她们?”
颜老太太拄着拐颤巍巍打圆场:
“大过年的,你们能不能不闹了”
颜氏的两个哥哥沉默不语,显然也是认可嫂子的话。
颜家老爷子去的早,颜老太太说话也不顶事。
“娘您别管!”
大哥闷头抽旱烟,
“小妹如今阔了,眼里哪有娘家人。”
颜氏气的浑身哆嗦,拉了杨老爹转身就走,身后还飘来二嫂的讥笑。
“到底是嫁出去的闺女泼出去的水~”
颜氏气的浑身哆嗦,拉了杨老爹转身就走,身后还飘来二嫂的讥笑
“我呸!”
颜氏气得直拍炕桌,
“当年嫌我吃白饭赶我出门的是谁?如今倒要秘方?我那包子馅里掺的是龙肝凤髓不成!”
颜氏直呼气的头晕,杨老爹赶忙让她躺下。
颜氏却说正月里大白天就躺在正房太难看了,杨大江赶忙让颜氏躺到东厢房去,有两个孩子和元娘陪着说说话可能会心情好一些。
东厢的颜氏躺着默默垂泪,正房里杨家父子也是一片沉默。
杨大江心里很不是滋味,他想为颜氏讨回公道,可又不知道该怎么做。
“爹,咱不能就这么算了吧?”
杨老爹抽了一口烟,沉思片刻:
“先别急,到底是你阿娘的娘家。
咱父子几个不好说什么难听的。”
“等大川回来再商量吧,他鬼点子多。”
杨大江点了点头:
“好吧。”
杨家乱成一团,刘秀芝娘家这边却一派祥和。
刘秀芝的阿爹以前是镖师,五年前走镖时不幸亡故,刘家三个哥哥接过了爹爹的差事继续做镖师的营生。
目前刘家只有大哥成了亲,杨大川是第一年上门的新女婿,少不得被调笑一番,寡居的刘阿娘今日也是笑的见牙不见眼,一顿饭吃的主尽宾欢。
吃过饭,刘家阿娘和刘秀芝去东厢说起了体己话,杨大川则和刘家哥哥们说起了闲话。
“大川,我这个妹子早年跟我爹娘走过几趟镖,被惯坏了。”
“脾气急了点,可她心地不坏。
人也吃苦耐劳。”
“我家前几年过的艰难,我娶妻又晚,阿娘和长嫂还来不及教她什么就嫁了出去,若是她做了什么错事,还请你多多担待!”
“若她屡教不改,你把她领来,我亲自教训她。”
刘家大哥诚恳的说道。
“大哥说哪的话。
秀芝人勤快,家里家外都靠她操持,我家上上下下都喜欢她。”
“既嫁与我为妻,夫妻就是一体。
大哥不必忧心。”
几人相谈甚欢,刘家哥哥们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