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时,刘璋广文书于各郡县官吏、守军,责令他们立即向朝廷(周野)投降。
如果依旧执迷不悟,从重处罚!
众人纷纷开城投降。
不投降也没用了。
就凭他们手上那点人,哪挡得住周野?
不如识相点下了台阶,争取个宽大处理。
消息顺江而下,送达江州。
江州城内,被鲁肃堵死在城内的泠苞带着所部人马向鲁肃投降。
梓潼、培县、绵竹一带的残余势力,则试图挟家小与财产北逃。
他们想投靠刘备!
然而这注定是空想,堵在这的周瑜岂能如他们所愿?
兵马一冲之后,周瑜的人就开始满地捡钱了。
剑阁以北。
刘备意图从这里杀进去,但啃了这么多天,除了崩掉自己的牙外毫无效果。
但顽强的他依旧坚持不退,且日夜督促着军中将士,无论何时何地,他总有可能冒出来。
真的是‘起的比鸡都早,睡的比狗的晚,干的比牛都多’。
刘裤子……不,刘同志的以身作则和坚韧彻底打动了军中将士。
凉州人想的是:自己流着口水来的,到现在也没吃上块好肉,当下成都大肉就在眼前,确实不能退;
益州人想的是:刘备一个外人都这么积极,自己等人有怎好惰功?必须前进!
“周瑜无后勤,而成都不缺粮,区区剑阁如何支撑的过成都?”
“等周瑜缺粮退去,便是我等取胜之机!”
“击退周瑜后,我们至成都,成都外的周云天也必然面对粮草之困。”
“再挺一挺,胜利唾手可得!”
刘备又在给将领们打气,众人纷纷点头。
就在这时候,外头有人急匆匆走了进来,冲着刘备一抱拳:“大王,出大事了!”
“说。”
“成都失守,城内出诏书,命愿属益州所有官员、将领,向周氏投降!”
刘备就那样僵住了。
很显然,如此迅而猛烈的冲击,他有些吃不消。
成都就没了?
这他吗才打了几天?
你别说是成都,就是一个小县城也能守啊!
“法正孟达为内应,于宫中挟持大王,迫使全城投降。”
来人又道。
“东州狗,不可信!”
一听到这,严颜咬牙切齿的怒骂起来。
一干益州将领登时慌了起来。
刘璋投了,成都没了,蜀郡广汉必然大规模陷落。
而刘备被周瑜挡住,想要进去分益州一角都没可能。
他们该怎么办?
离开刘备回去故主又成了阶下囚,在周野那到底能混得什么样也未可知。
再加上这些日子跟刘备接触,他们是真的被这位所打动。
刘备所表现的个人魅力,远远不是刘璋能够比拟的。
再则他们还将面临一个现实问题:此刻舍弃刘备而去,必然是走入周野阵营为敌,刘备会放他们走吗?——一颗心,不仅悬起。
在众人茫然的时候,刘备苍凉一叹:“季玉一降,重振汉室之机,已亡其半啊!”
他看向众人,又是决然一抱拳:“诸将家小多在后方,我若强留你们在此,非仁义所为,各自离去吧!”
队伍中,黄权家小一直在身旁,而严颜是巴郡人,先前在巴郡时已将家小撤走。
其余的,除汉中、巴郡、广汉籍将领之外,家小多不在身旁。
而且广汉刘备也没能深入,可以撤走的只有身后这些人。
刘备的大度,让他们悬起的心放下,但却像是被什么压住了,沉重的很。
有人忍不住问道:“大王欲何往?”
“益州已败,剑阁不可破。”
望着巍峨剑阁,刘备无奈一叹。
这种低沉在他脸上只能持续一瞬,随即目光再振:“退回之后,自当重整旗鼓,以图再来,夺取益州。”
“如今益州已失,凉州之地既要面临是司隶威压,又要夺取益州,谈何容易。”
那人道。
“大丈夫一息尚存,其志不可灭。”
“未曾盖棺,再不易也是有机会的。”
刘备转身即走,步伐很快。
风鼓动着他的衣袍,让他看上去像是一团燃烧的烈火。
严颜黄权率先跟了上去。
众人思索之后,也是一咬牙,纷纷赶上了刘备的步伐。
益州增援将领包括葭萌原本的守军,竟都打算跟着刘备离去。
然而,家在对面的军士们却不乐意了。
大多数人都是平凡的,或是跟刘备相处的时间并不够长,他们接触的更少,还没到誓死追随刘备的地步。
他们想回去,不想背井离乡。
刘备并不强求,准许所有家在对面的军士停留剑阁,等待招降。
同时,他将反守剑阁以北,给汉中籍、巴郡籍的将士家小撤退争取时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