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六清晨,天光未亮,周晓倩便踏上了开往天海市的最早一班动车。
不同于她那颗七上八下的心,车厢里空旷又安静。
她几乎每隔几分钟就要看一眼手机,既怕看到工作群的“紧急通知”
,又隐隐期待能看到一个取消视察的消息。
这种矛盾的心理,让她好几个小时的旅程都如坐针毡。
上午十点,动车缓缓停靠在天海市站。
周晓倩随着人流走出车站,深吸了一口这个陌生城市的空气,按照导航找到了那家名为“膳时记”
的店。
店面比想象中更雅致温馨,原木色调的装修,空气中弥漫着一种让人安心的食物本香。
她推门而入,风铃出清脆的声响。
店内已经有了几桌客人。
靠窗的位置,坐着一位看起来约莫四十岁出头的中年男人,衣着朴素,甚至有些陈旧,眉宇间带着浓得化不开的疲惫跟忧虑,但看向身边小女孩的眼神却温柔得能滴出水来。
小女孩约莫七八岁年纪,脸色是久不见阳光的苍白,身形瘦弱,戴着一顶显然是为了遮掩化疗后头的毛线帽。
一双大眼睛却亮晶晶的,充满了好奇和渴望。
“爸爸,这就是小胖他们说特别好吃的店吗?”
小雅的声音带着点虚弱,但难掩兴奋。
“对,就是这里。”
父亲努力让自己的声音听起来轻松愉快,他指着菜单上“乡土元气羹”
的图片,“小雅乖,医生说了,手术前要补充营养,把身体养得壮壮的。
你看这个,都是用好的山药和糯米慢慢熬的,特别养人。
我们今天尝尝这个,好不好?”
“好!”
小雅用力点头,小手轻轻摸了摸图片,“同学们都说这家店的东西可好吃了……爸爸,我要是吃了这个,是不是就能更有力气,不怕后面的手术了?”
父亲喉结滚动了一下,迅眨掉眼里的湿意,紧紧握住女儿的小手,声音无比坚定:“当然!
我们小雅最勇敢了。
吃了好吃的,养好身体,往后你想去哪,爸爸都陪你去。”
这时,苏浩泽正从后厨走出,一眼便看到了这对引人注目的父女。
他敏锐地察觉到父亲眉宇间的忧愁跟小女孩异于常人的苍白。
他脸上立刻露出温和的笑意,自然地走上前,微微弯下腰,视线与坐在椅子上的小雅平齐,语气轻快地问:“小朋友,是不是被图片上的羹羹馋到了呀?”
小雅有些害羞,抿嘴笑了笑,点点头。
苏浩泽笑容更暖,转向那位父亲,语气真诚而稳重:“先生您好,给孩子点餐吗?这款新品‘乡土元气羹’选料很讲究,用的是高山山药,炖得特别软烂,非常温和易消化,很适合给孩子调理脾胃。”
父亲笑着看了一眼小雅,冲着苏浩泽点头道:“谢谢老板,麻烦给我们来一份这个。”
“不客气,应该的。”
苏浩泽应了一声,转头对着小雅露出来一个更加友善的笑容:“小朋友,稍等一会儿哦,马上就好。”
说完人这才转身。
不远处,另一张桌子旁,两位白苍苍的老奶奶正凑在一起看菜单。
她们穿着得体,虽然年华老去,但精神头很足。
一位戴着细边眼镜的奶奶指着菜单上的图片,对同伴说:“老姐姐,你快看这个!
‘古法研制’,‘文火慢炖’,这词儿听着就亲切!
让我一下子想起咱们六几年刚下乡那会儿,在老乡家里,用那口大柴火灶熬的山药粥,满屋子都是那个香味儿!”
另一位穿着绛紫色外套的奶奶闻言,脸上立刻绽开怀念的笑容,拍着老姐妹的手背:“可不是嘛!
一晃都多少年喽!
那时候条件苦,一碗热乎乎的山药粥就是顶好的东西了。
现在店里做的,肯定更精细,但就冲这‘古法’俩字,今天咱老姐妹俩也得‘奢侈’一回,好好怀怀旧!”
两位老人说着,都开心地笑了起来,眼角的皱纹里盛满了岁月的温情。
苏浩泽恰好路过这桌,听到老人们的对话,便停下脚步,笑着接话:“两位阿姨是行家!
我们做这款羹,就是想找回那种慢火细炖、食材本真的老味道。
很多老顾客都说,能吃出点过去的踏实感。”
“哎呦,老板真会说话!
我们就是好这一口!”
老奶奶们被说得心花怒放。
周晓倩默默地看着苏浩泽与顾客们亲切互动,像是被这股氛围感染,心头放松了一些。
此时,苏浩泽也注意到了那位刚进店、独自一人坐在靠窗位置的女孩。
他主动迎了上来,温和地问道:“女士,是一个人来的吗?今天新上的‘乡土元气羹’很不错,温润养胃,要不要尝尝?”
苏浩泽的语气亲切自然,让周晓倩紧绷的神经稍稍放松,她低声道谢后点了这份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