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双宴开始的当晚,三辆黑色轿车缓缓停在苏氏私人菜馆的大门口。
段老爷子身着暗红色团花唐装,拄着紫檀木做的拐杖率先下车,段嘉伟跟在身边在搀扶着。
最后是老周,怀里紧紧抱着个锦缎包裹的一瓶女儿红。
"
哟,老周还真把压箱底的宝贝带来了!
"
李老爷子打趣道,他手中的黄花梨木盒里装着配套的温酒器具。
四人刚踏进苏氏私人菜馆的大厅,便被眼前的景象吸引。
几位身着唐制齐胸襦裙的少女正在莲花座前摆弄团扇,绛纱披帛在穿堂风中轻扬。
不远处还有两位穿着飞鱼服的青年,正持绣春刀椅在月洞门合影。
穿着宫装的服务生举着补光灯轻声指导:"
这位公子请侧身,对,目光要再锐利些"
颇有几分拍艺术照的氛围。
"
看来我这身唐装穿对了。
"
段老爷子抚着胸前盘龙扣放缓脚步,目光掠过厅内陈设。
整面花梨木博古架嵌着《夜宴图》的屏风,穹顶悬着二十四盏仿宫灯,地面铺着青金石碎拼成的缠枝莲纹样。
当真是细致又精巧。
老周对这些不感兴趣,抱着酒坛嘟囔:"
花里胡哨"
话音未落就被李老爷子拽到琉璃屏风前:"
快给我和老段拍张!
这屏风透的光正好衬你唐装的金线!
"
“我个六十的老头哪里懂什么拍照,你还是让小段来吧。”
老周说着,迅挣脱了老李的手,躲到了一旁。
被点名的段嘉伟举着手机连拍数张,可结果每一张都让段老爷子不是很满意。
"
这张金线暗纹没拍出来!
"
"
那张把我拍得佝偻了!
"
“还有这个张,为什么老李的个头比我高一截?明明我俩身高一样。”
正当祖孙俩争执时,方才举补光灯的服务生走了过来:"
老先生可需要帮忙?"
只见她从广袖中取出迷你补光灯,示意老爷子侧身对光:"
您轻抚盘龙扣,对,让灯光照到刺绣反光"
手机镜头随着她手腕轻转,屏风上的螺钿突然折射出七彩光晕,正好映亮唐装上的暗纹龙鳞。
"
妙啊!
"
段老爷子看着成片惊叹,"
这光影竟让刺绣活过来了!
"
说着扫了孙子一眼,"
比某人的死亡视角强多了。
"
段嘉伟:“”
他本来也不会拍照啊。
可惜这话当着他爷爷的面,可不敢说。
尤其是还有其他外人在场,更是不能顶嘴。
“老先生是否需要现场洗印照片?”
服务生收好迷你补光灯,出声问道。
段老爷子闻言,露出了惊讶的表情:“你们这里还有这项服务?”
他疑惑地看了一眼站在旁边的孙子。
段嘉伟猛得摇了摇头。
服务生笑了笑解释道:“最近好多客人会穿着传统服饰来打卡,我们老板便新增了这项服务,只收取一个材料成本的费用。”
说话间服务生已经带着四人来到了新设置的照片取印服务台,按照段老爷子的要求将其中最为满意的几张给洗印了出来。
花费的时间几分钟而已。
照片里螺钿屏风的七彩光晕恰巧照亮唐装的金线刺绣,背后虚化的宫灯群如星雨洒落,显得段老爷子的身姿越的挺拔。
老周忍不住探头来看,嘴上却还硬着:"
净整这些虚的"
"
给我也印几张!
"
李老爷子突然掏手机,"
要把我这身苏绣唐装拍清楚!
"
服务生掩口轻笑:"
请这位老先生移步到那盏走马灯下,灯影转动时最衬刺绣。
"
待照片印好,服务生又呈上一精致竹编小盒:"
今日恰有金秋双宴开启,满三张送苏老板亲笔题字的洒金笺。
"
只见盒中笺纸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