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自木星方向的、带着明显探查意图的广谱扫描脉冲,如同冰冷的警钟,将林枫从次点火失败的挫败与反思中彻底惊醒。
天使的目光,可能已经投向了这片小行星带!
尽管脉冲一闪即逝,并未锁定实验室的确切位置,但这是一个极其危险的信号。
他暴露的风险正在急剧增加。
压力,化作了最炽热的炉火,淬炼着林枫的意志。
他没有时间沮丧,甚至没有时间仔细品味那短暂成功瞬间的玄妙感触。
必须更快!
在猎手真正循迹而来之前,掌握足以自保,乃至反击的力量!
他将全部精力投入到对第一次点火试验海量数据的分析中。
失败,是成功的阶梯,尤其是这种触及规则层面的试验,每一次失控都蕴含着宝贵的反馈信息。
在“虚空引擎”
的全功率解析下,失败的原因被迅定位:核心问题并非能量不足或控制精度不够,而是不同规则体系能量属性间的“排异反应”
。
天使秩序算法的“结构化能量流”
、恶魔效率概念的“极端压缩能量态”
、以及远古灵能定义的“意识干涉波动”
,这三种本质迥异的能量模式,在原型核心内未能实现真正的“融合”
,而是被强行“挤压”
在了一起。
就像将水、油和汞强行混合,看似成为一个整体,但内部存在着无法调和的张力与界限。
一旦被激活,这种不稳定的平衡瞬间就会被打破,导致能量内爆式逸散。
解决思路显而易见:需要一个能够“调和”
不同能量属性的“介质”
或“框架”
。
林枫再次将目光投向了“共生纪元”
的理论残卷。
这一次,他不再局限于“灵能定义”
的应用层面,而是深入探究其能量体系的基础架构。
在浩如烟海的残缺信息中,他捕捉到了一个关键概念——“谐波能量回路”
。
该理论认为,宇宙中一切能量,无论其表现为何种形式(热能、动能、暗能等),在最基础的层面都源自“虚空之海”
的波动。
不同的能量属性,不过是这些基础波动以不同“频率”
和“相位”
叠加显现的表象。
而“灵能”
的作用,更像是一种“调谐器”
,可以通过调整自身意识的“频率”
,去“共振”
并引导特定属性的基础波动,使其按照意志显现。
“谐波能量回路”
,就是这种理论的技术实现——一种能够同时承载多种不同频率能量波动,并将其引导至和谐共鸣状态的特殊能量传导结构。
它不是简单的容器或通道,而更像是一种活的、动态的“能量生态系统”
。
这正是林枫所需要的!
一个能够同时容纳秩序、混乱、灵能三种迥异波动,并引导它们形成合力的底层框架!
接下来的日子,林枫进入了近乎疯魔的工作状态。
他以第一次点火失败后残存的焦黑核心为基盘,利用实验室储备的珍贵材料,开始尝试雕刻、烙印这种理论上存在的“谐波能量回路”
。
这是一个微观层面的精妙手术,远比构建原型核心本身更加困难。
他需要利用“虚空引擎”
的精确操控力,在原子乃至更微观的层面上,构筑出能够响应不同能量频率的复杂立体纹路。
这些纹路不能是简单的刻痕,其本身必须具有一定的“活性”
,能够与流经的能量产生互动和调节。
失败,失败,再失败。
材料在能量冲突下一次次崩解,纹路在微观张力下一次次扭曲。
实验室的隔离舱内堆满了各种奇形怪状的失败品。
林枫的精神力和体力一次次逼近极限,又靠着顽强的意志和高效营养剂强行拉回。
转机出现在第七次尝试。
这一次,他不再追求完全照搬理论中描述的、完美而复杂的回路结构——那需要他目前无法理解的高维数学和材料学支持。
他选择了一条更务实的路径:简化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