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七章新的身份
深海异常信号的再次活跃,如同远洋深处传来的沉闷警钟,提醒着林枫,外部的威胁从未远离。
告别基地,踏入夜色,并不意味着危险的解除,而是意味着他必须在一个更复杂、更不可控的环境中,继续他的征程。
隐匿与机动,将成为他未来一段时间内的生存法则。
而一个完美、经得起推敲的新身份,就是他在这片迷雾中行走的护身符和通行证。
他需要的不再是“隐士”
那样的模糊存在,而是一个有血有肉、有来历有去向、能够在一定层级的社会活动中自由行走,却又不会引起过多关注的“影子”
。
这个身份,必须能支撑他在全球范围内(甚至未来可能涉及地外)的物资采购、情报收集、跨境移动以及有限度的技术交流。
林枫没有返回喧嚣的巨峡市区,而是凭借着“夜鸦”
战甲的潜行能力,如同一道真正的幽灵,昼伏夜出,悄无声息地潜行至邻国边境附近的一个大型国际空港城市。
这里人员流动频繁,监管相对宽松,是打造新身份的绝佳温床。
他在市郊结合部,利用伪造的电子货币,租下了一间位于老旧公寓楼顶层的、带独立天台的房间。
这里视野开阔,便于观测和紧急撤离,邻居多是早出晚归的租客,互不关心。
房间成为了他临时的“安全屋”
。
接下来,便是精心编织“面具”
的时刻。
第一步:身份核心架构——无可挑剔的背景。
林枫的目标是创建一个国际知名的非政府科研组织“边缘科学基金会(frs,fsf)”
的高级独立研究员。
这个身份的优势在于:
?高自由度:ngo研究员经常全球奔波,参加学术会议、进行野外考察、与各地学者合作,行动不受特定机构严格约束。
?专业壁垒:从事“边缘科学”
(如地外文明搜寻、异常现象研究、前沿物理探索)这类小众领域,便于解释他的一些特殊兴趣和行踪,普通执法人员或官员难以深入质疑其专业性。
?合理的神秘性:这类组织本身往往带有一定神秘色彩,成员行为特异一些也不会太引人注目。
他动用“虚空引擎”
的骇客能力,如同最高明的编剧和黑客,开始从无到有地构建“林默”
(lo)这个人物:
1基础信息:姓名、出生日期、出生地(选择一个档案管理相对混乱的偏远地区)、国籍(某承认双重国籍的小国,避免复杂政治关联)。
2教育背景:伪造了完整的履历:从某国际中学毕业,考入欧洲一所历史悠久但偏重理论物理的大学,获得博士学位,期间在数个知名研究所有过短期访问经历。
所有成绩单、学位证书、论文表记录(选择了一些真实存在但关注度极低的学术期刊,篡改了作者信息)都被精心植入相关机构的数据库备份深处,并设置了逻辑自洽的时间线和关联信息。
3工作经历:毕业后受聘于“边缘科学基金会”
,负责“地外信号分析与异常能量现象研究”
项目。
为此,他创建了“fsf”
的官方网站、学术期刊页面、甚至虚拟的同事和项目报告,所有网络痕迹都做了ip伪装和深度隐藏,使其看起来像一个真实存在但规模不大、作风低调的组织。
4社会痕迹:创建了数个社交媒体账号(更新频率低,内容多为转学术新闻或布一些模糊的星空照片),注册了专业的学术社交网络账号,有选择性地关注相关领域专家。
甚至为他“订购”
了数种专业期刊,邮寄到这个临时安全屋。
5财务通道:通过离岸空壳公司和加密货币交易,为他设立了数个看似合法的银行账户和信用卡,资金流动量适中,符合一个高级研究员的身价,并准备了足以应对一般海关询问的资金来源说明(项目经费、学术顾问酬劳等)。
第二步:物理凭证的完美伪造。
数字世界的身份需要现实的凭证来支撑。
林枫利用安全屋内的便携式精密设备,开始制作实物:
?护照与身份证:使用特制材料和纳米级印刷技术,完美复制了所选国籍的护照和身份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