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七章深夜试飞
内部“幽灵”
那行血色的警告文字,如同冰锥刺入林枫的脑海,将他因“夜鸦”
战甲初成而燃起的兴奋之火彻底浇灭。
“天庭的目光已至”
——这短短几个字蕴含的信息量,带来的压迫感,远饕餮侦察艇的惊鸿一瞥。
自己仿佛一个在舞台上卖力表演的提线木偶,而台下阴影中,坐着不止一位冷漠的观众。
恐惧过后,是更深的决绝。
坐以待毙绝非他的性格。
越是感到自身的渺小与受制,就越需要更快地变强,强到足以斩断那些无形的丝线,看清棋局,甚至……成为棋手!
“夜鸦”
战甲,是他当前唯一能抓住的tib1e力量。
必须尽快掌握其全部性能,尤其是设计中最具挑战性,也最具战略意义的一环——飞行能力。
战甲背部集成了一套紧凑的矢量喷气推进系统,这是基于他对赵信敏捷基因中关于爆力协调性的部分理解,结合【信息库】中极其有限的反重力场和等离子推进理论碎片,大胆设计的。
理论上,它能提供短距的垂直起降、空中悬停和有限度的机动飞行。
但理论终究是理论,次实飞,风险巨大。
控制系统是否稳定?结构能否承受应力?能量消耗能否支撑?一切都是未知数。
但林枫没有选择。
立体机动能力是应对复杂战场和快撤离的关键,他必须攻克这一关。
他选择了一个后半夜、乌云遮月的时刻,地点是远离基地、深入荒芜山区的一处废弃采石场。
这里地势开阔,人迹罕至,巨大的矿坑和崖壁提供了天然的遮蔽和复杂地形,适合测试。
身着“夜鸦”
,林枫站在矿坑底部平坦的岩石上。
战甲冰冷的触感传来,内部循环系统提供着稳定的氧气,hud上各项参数正常。
他深吸一口气,将精神集中到背部的推进器控制接口。
“启动飞行模式,功率1o,垂直起降测试。”
他通过神经指令下达命令。
嗡——!
背部传来低沉的震动,四个对称分布的喷口亮起幽蓝色的光芒,强大的气流向下喷涌,卷起地面的尘土。
林枫感到一股向上的托力传来,身体微微一轻,双脚缓缓离地。
起初还算平稳,但离地约五米后,战甲开始出现轻微的左右摇摆和自旋趋势。
平衡系统在努力校正,但反馈有些延迟和过冲。
林枫集中全部精神,如同驾驭一匹未经驯服的烈马,通过细微的身体调整和意念微调喷口矢量,勉强维持着悬停。
“稳定性不足,控制系统需优化。”
他冷静地记录下感受,同时尝试缓慢平移。
移动过程更是颠簸,如同在湍急的水流中划船,难以保持精确航向。
“功率提升至3o,向前推进。”
喷口焰流加剧,战甲猛地向前窜出,加度让林枫胸口一闷。
他急忙调整姿态,战甲却像喝醉的鸟儿,在空中划出一道不规则的曲线,险些撞上一侧的岩壁。
紧急制动时,能量读数瞬间跌落了5个百分点!
“能耗惊人!
机动性粗糙!”
林枫心头凛然。
这飞行能力,远未达到实战要求,更像是个不稳定的火箭背包。
但他没有气馁,反而激起了工程师的挑战欲。
他降落在矿坑另一侧,立刻通过战甲内置的辅助计算单元,结合刚才的飞行数据,开始实时调整控制算法的参数,微调喷口响应曲线和姿态平衡反馈的权重。
这个过程需要极高的专注力和心算能力,【虚空引擎】的辅助计算功能被调用到极限,大脑高运转。
调整完毕,再次升空。
这一次,稳定性有所改善,虽然依旧晃动,但已不至于失控。
他开始尝试更复杂的动作:低空绕桩(利用矿坑里的巨大碎石)、急变向、爬升俯冲。
每一次操作都伴随着巨大的能量消耗和精神力透支,战甲的能量储备以肉眼可见的度下降至4o。
在一次尝试利用崖壁进行蹬踏反弹加时,计算出现微小偏差,战甲左肩装甲与岩石剧烈摩擦,溅起一串火星,留下了一道清晰的刮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