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屋”最新网址:https://www.5czw.com,请您添加收藏以便访问
当前位置:笔趣屋 > 其他类型 > 三国:开局娶蔡琰,争霸天下 > 第105章

第105章(2 / 3)

上一页 章节列表 下一页
好书推荐: 启禀陛下,状元郎他又又又开摆了 超神:虚空天帝 朕的摸鱼哲学 乡村御兽神医 美食:幼儿园卖盒饭,全都馋哭了 一条小船征服大海1 洪荒从几何倍增幅开始无敌 关于转生红龙被屑龙娘收徒的那事 唯神:重启之灾 重生2000:从追求青涩校花同桌开始

卒已快马折返,将刘备攻城受挫,被迫绕道西进的情形详细禀明。

"

此话当真?"

颜良面如土色,"

城头守军真备有如此犀利的弩箭?"

"

卑职亲眼所见!

"

信使急声道,"

仅一轮齐射就折损万余精锐,关张二位将军身中数箭,当时"

(颜良冷汗涔涔:"

这分明是请君入瓮的圈套!

我们都被吴侯算计了"

当即传令三军开拔,追赶刘备部众。

此时河面上尽是东海舰队的战船,留在岸边已无意义。

战局呈碾压之势。

河面上的惨状令颜良侧目不忍直视。

公孙瓒与袁绍的渡船多为普通运输船,毫无战力可言,完全沦为移动标靶。

东海舰队密集的弩箭与投石机尚未让敌船靠近,便已造成毁灭性打击。

惊慌的士兵们拼命划向两岸逃生,多艘船只被火油罐击中,化作团团火球。

"

——"

浑身起火的士卒们接连跳入湍急河水,铁甲拖拽着他们沉入水底。

"

混账!

这究竟怎么回事?"

北岸的公孙瓒攥碎栏杆,文丑双目赤红如血。

"

东海舰队为何在此?莫非陆风早就算计好了一切?"

两人猛然惊醒时,背脊已渗出冷汗。

"

渡江先锋军"

文丑喉结滚动。

公孙瓒颓然跌坐,昔日威风荡然无存。

"

主公!

"

关靖急忙搀扶,"

七万大军已过江,陆风区区玄武营岂能尽灭?他主力仍在兖州,总不会插翅飞来吧?"

"

是极!

是极!

"

公孙瓒如梦初醒。

公孙瓒猛然惊醒,强打起精神喊道:“必须想出办法!

一定要让主力部队安全撤回!

肯定有办法的!

这次虽然败了,但绝不能把大军全赔进去!

还有越弟和玄德他们,不能就这样葬送了!”

提到刘备时,他眼中骤然迸出希冀的光芒:“没错!

还有张飞、关羽这两名震天下的猛将!

以他们的实力,不仅能突围而出,说不定还能夺下陆风几块地盘!

到那时,我们就有谈判筹码让大军撤回!”

他越说面目越狰狞:“那陆风不是号称爱民如子吗?不是整天给百姓分田分地吗?那就用百姓的性命逼他就范!”

说着说着,公孙瓒脸上浮现出毒辣的神色。

成大事者不拘小节。

既然已到这般地步,也顾不得用什么手段了。

这场仗,确实输得一败涂地。

谁曾想陆风的反击来得如此迅猛——

黄河上正在渡河的两万多名士卒,最终逃回两岸的不足数千,其余不是被乱箭射杀,就是坠入湍急的河水消失无踪。

“继续轰击!

用投石机和火箭把两岸船只统统烧光!”

就连停靠在岸边的战船,甘宁也没放过,果断下达了命令。

他要彻底斩断公孙瓒与袁绍大军渡河的可能性。

此时,许褚和黄盖已率领上万甘宁水师登陆,火赶往先前的要塞。

抵达后却见满地敌军的残骸,以及正在清理战场的玄武营将士。

“怎么回事?敌人呢?全歼了?”

许褚抓着一名玄武营军候满脸困惑地问道。

“禀许将军!

敌军已转向西面,看样子是想绕道攻打别处了!”

“这处关隘墙高城坚,又有神臂弩和陆氏连弩这等利器,敌军第一波进攻就折了上万精锐在城下!”

“您看,都堆在那儿呢!”

军候指着正在收拾的战场继续说道:“我们没折损多少兵力,就把他们打得不敢再攻了!”

“这也太离谱了吧?我们火急火燎赶来支援,结果就这?”

许褚一脸憋屈地嘟囔着。

战事已了?

那他们增援个屁!

“许大哥!

且慢!”

黄叙得知援军将至,快马奔来,听见许褚话中不满,翻身下马解释:“西边十里外一片平坦,无险可守,敌军仍能绕道!”

“徐晃将军领玄武营三万将士已奔赴历城协防!”

“眼下城内只余三万青州军埋伏待敌!”

“请诸位往历城助战!

敌军尚有五六万兵马,更有张飞、关羽这等悍将,恐难抵挡!”

虽备有神臂弩与连弩,但历城需四面固守,不比此处只需严防一面。

更忧敌军若攻历城不下,或会转而袭击兖州要道断粮,抑或东进劫掠百姓!

困兽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笔趣屋网】 www.5c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上一页 章节列表 下一页
新书推荐: 大夏第一纨绔,征服公主后开始造反 绑定长生抽奖系统后,我抽奖就变强叶凌天苏倾城 柯学伪装恋爱犯罪大师! 魔头郡主的摆烂日常 叶辰夏若雪小说名字 从小卖铺发家,仇人坟头草三丈高 开局一座破庙,我成了绝世高手 满级富婆,潇洒九零 激荡年代,我为祖国守边疆 影视之多子多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