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令他心驰神往,而今终于得偿所愿能当面请教。
"
早在南阳出兵时我便与蔡师书信商议。
"
陆风颔道,"
待东莱局势稳定便接他们前来。
如今时机成熟,两日前暗卫与陆氏商会的接应队伍已启程,不日便将抵达。
"
"
主公深谋远虑!
"
荀攸由衷赞叹。
荀攸笑眯眯地打趣陆风说:“怪不得主公前些日子就在城里挑地方建书院,我还在想到底要给谁用,原来是专门为蔡师准备的?”
“有他坐镇,肯定能招揽到不少读书人和能人。”
“到时候,主公就不用担心人才不够用了!”
一步领先,步步领先!
跟着这样深谋远虑的主公,荀攸觉得特别踏实。
“这还差得远呢!”
陆风却摇摇头:“我上次不是跟你说过吗?以后我还要建立从村学到县学、郡学一直到州学的完整教育体系!”
“这需要大批教书育人的先生!”
将来要争夺天下,必须有足够的基层人才来推行他的新政。
现有的世家子弟大多不合适,也不见得会支持。
到那时,只要他们不唱反调就算是开明有见识的了。
毕竟这关系到他们的切身利益。
荀攸听完心头一震。
之前主公虽然提过几句,没想到已经有了完整的计划并开始落实了。
虽然他自己也是颍川荀氏这样的名门之后,但荀攸并不打算站在陆风的对立面。
从认陆风为主那天起,他就已经做出了选择。
世家大族从来不会把赌注押在同一个地方。
他决定跟着陆风走这条新路。
“主公英明!
确实要早作准备了!
现在开始培养,四五年后正好能用上,才能从容不迫!”
荀攸点头赞同道。
“哈哈哈!”
陆风突然放声大笑,认真地看着荀攸问:“公达真的决定跟我走这条路了?”
“要知道,我的目标是要彻底改革大汉的体制!
根除世家大族的弊端!
让大汉跳出治乱循环的死胡同!”
“到那时候,所有的世家大族都将成为历史!”
“至少,他们不会再掌握如今的权势与地位。
明日,将是天下百姓的时代,平民也能步步高升!”
“将来,每个人都能读书识字!”
“将来,人人都有属于自己的土地!”
“当然,要实现这些目标,我们仍需跋涉漫长道路!”
“为此,我们必将与众多权贵士族针锋相对。”
“即便如此,你仍然选择与我并肩同行,共同成就这番事业吗?”
陆风的话语掷地有声。
荀攸整理衣襟,庄重地向陆风行礼道:“这正是我所愿!”
若能实现如此宏图伟业,他们必将青史留名,受万世景仰。
纵然前路艰难,一切付出终有回报。
自读书明理之日起,
聪慧的荀攸便察觉到大汉的诸多弊病。
随着年龄增长,见识愈广,他看得愈透彻。
他深知陆风所言的大汉怪圈——
自光武帝至今,大汉不过是在重蹈前汉覆辙。
当年同样是士族兴起,挤压百姓生存空间,令贫者无立足之地。
阶层矛盾日益激化;
膨胀的士族贪得无厌,妄图攫取更大权柄与财富。
这才酿成前汉末年的动荡与黑暗。
光武帝真能凭一己之力平定乱世?
不!
是无数生命消亡腾出生存空间,才换来今日的大汉。
然百余年后,
历史再度轮回。
岂能坐视新的循环重演?
荀攸不愿妥协。
他愿追随陆风,见证那个崭新的未来。
叮!
根基初成,获得特殊签到1,是否启用?
“嗯?”
(
正凝神间,系统提示音突然响起,陆风眉梢微挑:"
根基初成居然触了特殊签到?倒是有趣。
"
此刻荀攸还立在阶前,陆风按下思绪,含笑上前将他扶起,掌心在他肩头轻拍两下:"
必不负你所托。
"
"
攸,信得过主公。
"
四目相对,两人忽而齐声朗笑。
世间得遇知己已属难得,能逢志同道合者,更是难上加难。
暮色四合时,陆风独坐静室,在心底唤道:"
启用特殊签到。
"
【叮!
根基初立特殊签到成功,奖励:仙府种植空间】
陆风瞳孔微震。
这画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