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议对策要紧。
"
僵持终非良策。
"
唉!
"
灵帝长叹:"
朕岂不明白?"
随即目露寒光:"
既然他们想要争,朕便让他们争个够!
但想称心如意?休想!
"
嘴角浮现一抹冷笑。
翌日朝会后,各方终于达成微妙平衡。
灵帝派遣小黄门左丰为钦差,携封赏犒军之命赶赴冀州。
然而相较于冀州战局的明朗,兖州前线却连遭败绩——皇甫嵩与朱儁的主力已退至长社。
形势岌岌可危。
灵帝虽心急如焚,却束手无策。
有时甚至暗想:或许局势彻底崩坏,反倒便于重整河山?
可惜手中兵权薄弱——本指望何进作为助力,谁料这厮竟被士族笼络了去!
灵帝手中的兵权已所剩无几。
即便想借黄巾之乱削弱地方士族、插手地方政务、收回部分权力,也力不从心。
“陆风能成为朕的助力吗?”
灵帝暗自思索。
然而,他又想起陆风的出身。
此人虽年轻,却出自吴郡陆氏。
亦是世家大族。
不过,与袁氏为的关东集团、杨氏为的关陇集团并非同路。
正因如此,灵帝愿意一试。
此外,他另有谋划,暂且隐而未。
只待时机成熟。
冀州战场,官军大营。
卢植的帅帐内,他正拉着陆风传授兵法。
“卢师近日似乎心神不宁。”
陆风一边推演军阵,一边开口。
“哦?何以见得?”
卢植仍低头盯着沙盘。
“很明显。”
陆风轻叹:“您近日急于教授更多军阵之术,学生能感觉到。”
“莫非是因洛阳局势?您在担忧自身处境?”
此言一出,卢植猛然抬头。
“你这孩子,眼光倒是犀利。”
他眼中闪过赞赏:“说吧,你还看出了什么?”
数月相处,他深知陆风天赋卓绝。
但论及政局大势,这还是陆风次与他探讨。
陆风继续道:“冀州战局在卢师掌控下,张角败亡不过三月之事。
只要主帅不昏聩,稳扎稳打即可。”
洛阳的局势各方心知肚明!
卢师您始终效忠陛下,既非袁氏为的关东集团,也不依附何进的外戚势力,更与十常侍的宦官集团泾渭分明!
他们怎会眼睁睁看着您独占这份大功?
说到底,卢植能有今日成就,全凭自身。
昔日的范阳卢氏在卢植迹前,不过是个不起眼的小家族。
正是随着卢植的崛起,这个家族才逐渐显赫。
当然,在这过程中,他也得到过机缘与贵人的襄助。
但其真才实学毋庸置疑。
"
接着说!
"
卢植微微颔,抬手示意。
陆风继续道:"
殿下赴洛阳已逾月余,加上卢师的奏表,按理早该有回音了。
"
"
至今杳无音信,实在反常!
"
"
定是洛阳各方势力明争暗斗,焦点虽不在我这个无名小卒身上,却必然指向卢师您!
"
"
这些人分明是要坐享其成!
"
"
卢师正是因为洞察此节,才会如此焦急地教导我吧?"
这是担忧日后恐难再有机会。
性命之忧倒不至于。
各方势力虽各怀鬼胎,但终究有所顾忌。
或者说
十常侍张让等人与大将军何进或许欲除卢植而后快,但袁氏等士族还不至于如此下作。
更何况,作为坚定的保皇党,灵帝岂会坐视卢植蒙冤?
"
哈哈哈!
"
卢植闻言朗声大笑,目光如炬地盯着陆风:"
你这小子聪明得过分了!
"
"
对天下大势与人心的把握,竟已到了这般境界!
着实令我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