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点是主持人,好像也叫做c,怎么这几个人里面,除了一个男的和一个女的,其它的都那么丑呢?而且看对话,好像以那个刘在石为头,但是这个当头的怎么也不找个端正一点的呢?偶尔看过几个韩国男团的v,虽然感觉娘了一点,近看的时候脸型也不好看,但是起码不丑啊!
就算主持人找不到帅的,难道不能多找几个男团的人来主持?
第二点是对话。
只是看字幕,很多时候完全不知道他们为什么会笑,不知道是翻译不到位还是南朝鲜的人都笑点低。
虽然看多了知道有几个好像是梗,比如尹恩惠这个名字对金钟国来说像是有特殊意义,有点像小学时候男女生的那种打闹,其它的有一半左右是完全不知道为什么主持嘉宾会笑或者“怒”
。
看来可能是两国文化差距的问题。
第三点是动作。
动不动就9o度鞠躬和跪在地上五体投地,这是南朝鲜对礼仪的定义和华夏不一样,还是跪多了就站不起来了?就不当回事了?
第四点是互动。
其他都很正常,就是这个互怼和互相算计、互相背叛……竟然能这么拍?放在国内,不说嘉宾肯不肯自毁形象的去做出来,被算计的那个人不当场飙就不错了!
做节目做到这程度……嗯,感觉学不来,太毁三观了,妥妥的传播不正确价值观啊。
既然有疑问,那就找答案呗。
剧组里的人不熟悉,不好去问,而且,以吴粦的职业经验,他这个外行认为的高深问题,对组内成员来说,也许就是弱智问题,问了也许还会降低别人对自己的印象。
所以吴粦决定还是先自己找答案。
先是找原版r这些人的资料和星路历程,然后是找貌似“梗”
的来源,最后是查一些南朝鲜习俗。
但这些常规手段只能解决一小部分问题。
在某一次组内的人下班后吃夜宵时,吴粦听到他们提起国内很多很有名的综艺,像是《挑战》、《蒙面》和各种歌手选秀的时候,才知道这些节目竟然都是南朝鲜原创的!
惊讶之余,也让吴粦决定开始自学朝韩语。
吴粦在r全身心的投入,并不是意味着他就选择了这一行,而是性格使然。
他有类似于掌控欲的做事心态,虽然没有说每一个环节都要做到业务专精,但是他必须要熟悉了解每个环节的操作方式。
像是学做菜,吴粦没有刻意去追求自己做出来的每一道菜的味道都必须是大厨级别的,但是他会去了解每一种家常菜的烹饪方式,并尝试了解其中的原理,然后作为一种知识储备备用。
比如炒饭,平时都是直接随便放材料炒热了吃,在一次偶然的机会在一位大厨那里了解了炒饭的选材标准后,吴粦自己分别尝试了用隔夜饭和刚煮好的米饭炒出来的口感,甚至特意去买了街边用大铁锅炒出来的最简单的蛋炒饭,然后就有了自己的一套心得,接着就开始对新煮好的米饭进行加工,模拟出用隔夜饭炒出来的口感,还别说,非常接近!
又像是前一份外企工作,虽然同事之间都是说汉语,来往的工作邮件和文件也都是中文,可是吴粦就是会去想办法了解为什么外企不用英语?什么情况下会用到英语?有没有外国人高管?会不会接触到这些外国高管?于是,吴粦在转正后,重新捡起了荒废已久的英语……要知道,大学时,他也只不过靠考前冲刺拿了个四级61分而已。
言归正传。
姚导演虽然看不惯这种安插进来的毫无经验的人,但是知道吴粦是邓华的人,也不能完全不理不顾,再说,吴粦也不算来镀金抢功劳的,加上看到吴粦干活也勤快,学习也认真,甚至有时候能客串一下灯光和场务,也就逐渐放下了成见,很多事情也不再避讳吴粦了,但也就是把他当做一个普通的片场工作人员。
邓华这边自觉地当了两期的小透明,偶尔有些让他独立负责的分组镜头,也是严格按照姚导演的指示去做,完全不掺杂自己的任何想法。
反而是吴粦,靠着诚恳地态度、勤劳的干活和花钱大方的举动,再加上无私的替班以方便其他人摸鱼,获得剧组中低层各个环节的认可,大家也都愿意在吴粦请教时,分享一些片场经验和技巧,当然,这和吴粦一开始就摆明是来打杂和跟着邓华混的态度有关系。
第三期,固定主持是人、陈哥、赫赫、e1、马含、阿祖、小豹子
